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 李商隐《夜雨寄北》 C 白居易《观刈麦》 D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A
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
A 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 B 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D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
4.写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诗词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
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 B 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 C 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A
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
A 篆书 B 行书 C 楷书 D 隶书 [答案]B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明确论题B 梳理行文思路C 区分观点与材料D 把握论点及过程
[答案]D
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 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 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 讲究语言准确并恰当 [答案]C
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 A.《骆驼祥子》(老舍) B.《童年》(高尔基) 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忏悔录》(卢梭) 【答案】A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垂髫:婴儿一两岁 B.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答案】D
1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B.语文课程评价应以考察学科本身每个知识点落实情况为基准 C.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 【答案】B
11、阅读一则有关写作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 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学生每日每周写篇5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摘抄,尽管如此,学生依然叫苦连天。第一次的作业情况是,有人抄作文选,有人抄名字名段,令我欣慰的是有一篇文章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和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成熟”着让我有意识的记住了他的名字,接着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的每次作业都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透露出桀骜不驯的性情为了鼓励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