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
一、复习长度单位
1.师:在长度单位这个家族中,咱们已经认识了哪些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师:1米有多长:谁能比划一下(一学生比划)
师:这是老师的米尺,大家看看,一米是这么长,你比划得接近吗 师:那么1分米、1厘米(众生依次比划)
师:好了,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尺子,看看你们的比划得对不对。
[随想:通过组织学生比划l毫米、l厘米、1分米、1米,唤起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识,进一步明晰常用的长度单位,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3. 师:大家学得真好,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那么8个1厘米有多长呢大家可以估一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估计。
同学们,不用尺子,你能画出一条8厘米的线段吗现在拿出本子,先自己画,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师:谁愿意上来画
师:嗯,现在我们拿出尺子量一量,这几位同学谁画得最准确。
师:这位同学画了11厘米,这位同学画了9厘米,这位同学画了7厘米。你能不能说说你怎么画得这么接近的
师:有没有同学是刚好画了8厘米的,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若学生反馈画得比较准确,则请他介绍画的方法,方法可能有:1、一厘米一厘米的画,画了8个一厘米;2、借助已知物体的长度,如橡皮4厘米,两个橡皮这么长;3、借助单位一分米的表象,再去掉2厘米。 若学生反馈画得不够准确,则一起探讨画得不够准确的原因,预计是1厘米画得过长或过短,即单位的表象不清晰,则引导调整,如用手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的长,再画一画、量一量。】
师:真没想到,你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估计方法,有的利用自身的尺子,有的与一米进行比较,而且有一点你们都想到了一起,都要选好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再来进行比较估计,对吗(板书:选好标准) 师:8厘米,跟哪个长度单位最接近(一分米)
师:嗯,那么我们可以选取一分米作为我们的比较标准,对吗
师:选好了标准,再对比我们刚才画的线段,再画一次,看看这一次会不会更准确。
二、估一估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的估计方法,这些方法都挺管用,在实际生活中,当不需要精确测量一个物体长度时,我们就可以采用估计的方法得出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选好自己的标准,让我们实际测量验证一下吧!
(让同学估计一根粉笔的长度等,并说明选择标准。)
2.(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你们想不想也试一试 认真观看图片,讲出图中的小朋友在进行得活动。
师: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围一围数学书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2)现在四人一个小组,比一比谁是估计小能手。
把记录卡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拿出尺子和彩带纸、小剪刀开始活动。 名称 估计结果 测量结果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并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估计得结果,并要求学生互相比较,看估计结果的差异是否很大。
(4)展示成果,并评选出小组估计能手。
请各组的小能手上台上台排成一排 ,估一估队伍大概有多长。 用米尺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怎么才可以估计得准确 生:谈感受。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生l:我能估计一些长度了。 生2:我学到了估计的一些方法。 生2:我估计的还不够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