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下列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A: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 对祖国的热爱 C: 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 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一幅图画,把白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 A: 完整性 B: 整体性 C: 选择性 D: 理解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条件反射有()两种 A: 阳性条件反射和防御性条件反射 B: 生理条件反射和社会条件反射 C: 经典条件发生和操作条件反射 D: 操作条件反射和工具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最大的感觉器官是() A: 视觉器官 B: 听觉器官 C: 味觉器官 D: 皮肤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受()的影响,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得较少,而中间遗忘得较多 A: 倒摄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前摄抑制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提出者是() A: 冯特 B: 荣格 C: 巴浦洛夫 D: 卡特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说。 A: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B: 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C: 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 D: 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叫() A: 再认 B: 回忆 C: 联想 D: 再现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决定人格发展可能性空间的是() A: 环境 B: 教育 C: 实践 D: 遗传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我们的行为在于我们有思想”概况了人类行为的()模型对人的认识 A: 心理动力学 B: 人本主义 C: 认知 D: 行为主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没有明显适应现象的感觉是() A: 视觉 B: 嗅觉 C: 温度觉 D: 痛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4: ()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感觉记忆 D: 语义记忆 正确答案:
(单选题)15: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 A: 能力 B: 气质 C: 人格 D: 性格 正确答案:
(单选题)16: 一般的,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最主要的表情形式是()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言语表情 D: 体态表情 正确答案:
(单选题)17: 下列对需要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 B: 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 人的需要时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8: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的回答时间为() A: 0—3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50分钟 D: 50—60分钟 正确答案:
(单选题)19: 孤僻、迟缓、体验深刻主要是()的特征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正确答案:
(单选题)20: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是() A: 记忆 B: 思维 C: 感觉 D: 知觉 正确答案:
(判断题)21: 驱力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2: 威廉·冯特于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心理学实验室。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3: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缓慢,后逐渐加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4: 人格是指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5: 刺激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6: 味觉(sense of taste)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7: 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8: 第二性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9: 人本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受到了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极大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0: 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一种减法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1: 艾克曼(1975)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2: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3: 条件作用的消退是指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4: 视觉区(visual areas)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5: 气质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具有好坏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6: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7: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中成分和突触后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8: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9: 功能固着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40: 知觉是事物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是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1: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下列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A: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 对祖国的热爱 C: 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 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一幅图画,把白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 A: 完整性 B: 整体性 C: 选择性 D: 理解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条件反射有()两种 A: 阳性条件反射和防御性条件反射 B: 生理条件反射和社会条件反射 C: 经典条件发生和操作条件反射 D: 操作条件反射和工具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最大的感觉器官是() A: 视觉器官 B: 听觉器官 C: 味觉器官 D: 皮肤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受()的影响,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得较少,而中间遗忘得较多 A: 倒摄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前摄抑制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提出者是() A: 冯特 B: 荣格 C: 巴浦洛夫 D: 卡特尔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说。 A: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B: 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C: 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 D: 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现象叫() A: 再认 B: 回忆 C: 联想 D: 再现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决定人格发展可能性空间的是() A: 环境 B: 教育 C: 实践 D: 遗传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我们的行为在于我们有思想”概况了人类行为的()模型对人的认识 A: 心理动力学 B: 人本主义 C: 认知 D: 行为主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没有明显适应现象的感觉是() A: 视觉 B: 嗅觉 C: 温度觉 D: 痛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4: ()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感觉记忆 D: 语义记忆 正确答案:
(单选题)15: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 A: 能力 B: 气质 C: 人格 D: 性格 正确答案:
(单选题)16: 一般的,表达情绪和情感的最主要的表情形式是() A: 面部表情 B: 身段表情 C: 言语表情 D: 体态表情 正确答案:
(单选题)17: 下列对需要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 B: 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 人的需要时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正确答案:
(单选题)18: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的回答时间为() A: 0—3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50分钟 D: 50—60分钟 正确答案:
(单选题)19: 孤僻、迟缓、体验深刻主要是()的特征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正确答案:
(单选题)20: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是() A: 记忆 B: 思维 C: 感觉 D: 知觉 正确答案:
(判断题)21: 驱力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2: 威廉·冯特于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心理学实验室。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3: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缓慢,后逐渐加快。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4: 人格是指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5: 刺激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6: 味觉(sense of taste)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7: 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8: 第二性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29: 人本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受到了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极大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0: 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一种减法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1: 艾克曼(1975)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2: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3: 条件作用的消退是指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4: 视觉区(visual areas)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5: 气质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具有好坏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6: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7: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中成分和突触后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8: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39: 功能固着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40: 知觉是事物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是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