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研究
摘要:EPC模式是工程承包市场中一种新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也是建设部正在国内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模式。EPC模式在我国还比较新,目前仅在化工、电力等较少行业中被采用。它之所以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拥有其他总承包模式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从总承包商的角度,把EPC总承包模式和其他总承包模式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关键字:EPC;总承包;优势;比较 一、概述
EPC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Contractor),是指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一体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随着工程管理的体制改革,EPC总承包模式体现的建设周期短,业主风险小等优点使得EPC模式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多。
二、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的总承包模式的差异分析
1. 对从事不同模式业务的企业要求不同
EPC 模式下的企业一般都是要求技术协调能力强和资金力量雄厚的企业,EPC 企业的风险和收益均较大,业主对项目的控制力较小,主要通过招标文件及总承包合同对其进行约束,工程建设对业主的透明度较低。而传统总承包模式对企业的技术和协调能力要求较低,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其他承包模式则是更倾向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引导,业主方对项目的控制力较强,工程建设及其资金的运用对业主全面透明。从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来看,EPC总承包模式则更有竞争力。
2. 投标方式的不同
传统模式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招投标,而在招投标阶段业主必须提供详尽的设计图纸,以便承包商做好投标准备工作。在这种招标模式,参与投标的承包商会比较多, 互相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甚至有低于成本的报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业主降低工程造价。然而当承包商取得中标以后发现有利可图。甚至于亏本时,承包商则可能通过降低施工质量,甚至偷工减料的方法来获取利润。
而在EPC招投标模式下,由于在招标阶段业主不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只给出项目的目标要求。再加上EPC项目专业技术复杂,承包商要承担的风险很高。所以承包商没有较高的投标把握一般就会放弃投标。所以在实践中,业主方会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较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