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世界文化遗产(修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8 20:00: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观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开宗明义,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而商业化是指以生产某种产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追求的行为。而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天我方判断利弊的标准在于以商业化这个手段是否能达到从根本上保护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对于这一论题我方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证。 首先,世界文化遗产的商业化极易造成遗产本身不可逆转的实体损失,进而产生与保护遗产背道而驰的效果。文化遗产之所以成为遗产,其本身就十分稀有珍贵,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而商业化进程则不可避免的需要企业和游客的互动,一旦将文化遗产公共性开放,那么开发其所存在的种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在中国社会当下的旅游热潮中,开放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损耗和破坏,就像敦煌莫高窟,自开放以来,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现今虽然已经限制开放时间和游客数量,但早已有专家实地考察后声明现阶段莫高窟已风化严重,应该关闭石窟,否则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其次,世界文化遗产的商业化极易造成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扭曲与流失。不可否认,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世人研究探索,但为了实现商业化所追求的最大利益,商人很有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进而任加演绎,将其最突出的某一部分加以润饰以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这使得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这种现象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是具有篡改性的。就如现今的丽江、凤凰的景点,商业店铺铺天盖地,酒吧饭馆鳞次栉比,经营者更多的并不是本地的少数民族,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摊贩上所摆出的商品大都也不是本地的特色土产,而是以外来的大路货当家。现今丽江早已成为云南最大的“商业超市”。其原来所代表的云南古朴精神文化在这里也都只剩下了徒有其表的外形空壳,各地的游客也只是走马观花的观赏,很少再有人去探寻其商业气息覆盖下的本真。

最后,仍需强调的是,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要明确商业化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我们不批判商业化本身,其本身是中性的,但商业化快慢不一的进程中,地方文化资源被当做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市场法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往往难以控制。对方辩友可能会说,只要我们合理发展,就不会或很小程度的破坏文化遗产,但正如我们刚刚说的,理想状态下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很难达到和控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里60%的古镇,其文化逐渐被异类化,本地居民大举外迁,旅游商品同质性现象严重,经营者普遍缺少对其文化本质的了解,商业化并未形成应有的文化氛围,加上文化遗产本身稀有难以复制的特点,我们的文化甚至是遗产自身正在一点点被商业化的沙尘掩埋。这又怎么能说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呢?等到这些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遗产真正要消失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拿什么去谈那所谓的商业发展呢?

综上所述,在针对从根本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推动世界遗产文化发展这一问题上,我方坚持认为商业化弊大于利。我方陈述完毕,谢谢大家。

搜索更多关于: 世界文化遗产(修改) 的文档
世界文化遗产(修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9uy740ow20a6ri16zs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