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子式互感器
1、狼在盯着什么?
狼是华为的文化,是华为的图腾。狼的凶狠、狼的狡猾、狼的敏锐,狼克服苦难的勇气、狼的合群性和狼的攻击性决定了狼在恶劣自然环境下有着顽强的生存能力。(是的,华为,很令人想象的企业)在电力系统的市场上,也有许多狼,他们都在盯着什么? 高压互感器,是狼的目标之一。
为什么要搞高压互感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我国的电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以500KV电压互感器为例,2004年的时候,每只电压互感器的投标成交价为18万,每组为54万,2006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每只的价格降到了12万左右,每组价格仍然高达36万,厂家表示每只8万元也要抢着做,说明利润很高。电流互感器的价格比电压互感器的价格更高,需要的数量更多,500KV占一般采用3/2接线,由于各种保护和测控的的需要,每间隔配置6组以上的互感器,市场容量十分惊人。互感器为什么要卖这么贵?主要是绝缘材料和铁磁材料比较难搞,当材料问题解决后,生产厂家就多了,竞争就激烈了。那么搞电压互感器的厂家为什么特别多呢?这是因为电压互感器以前做的是充油的结构,原理就是变压器,现在搞的是电容器式的结构,原理是电
容器分压,制造难度当然减少了很多,成本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利润就很高了。而电流互感器没有什么变化,仍然很难搞,原因是技术没有突破啊。现在的局面是:有一小块带点肉的骨头,大家都在抢着啃,而一大块肥肉却没有人问津,一群狼就这么虎视眈眈的望着,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从哪里下手?如果能搞出一种新的互感器,它的绝缘问题很容易解决,那么它就很容易制造;它的性能大大优于现在的互感器,那么它就很好推广;它不用充油,那么它就很安全;它占地很少,那么它就很容易安装??这一定能赚很多钱,一定不得了。现在许多方案和研究都是围着这块“肥肉”转的,光CT、光PT、高压电子式互感器、空心线圈研究??五花八门的明堂多的很啊。国外搞这鬼东西的公司也很多,他们有钱啊,搞出来了,你想要,好,拿钱来,一二十万美元一只,比我们常规国产的贵了10倍。2002年以来,我注意到很多学校、电力公司、投资公司、研发公司、研究院所、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我看到的结果是大家好象都先知先觉的知道它不会很快行成市场,那么就一定要聪明的弄出个“概念”和“成果”,先从政府或者什么机构弄点银子花花,这样骗来的钱都搞了什么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开发区建设等等了,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出来。这难道是狼的狡猾?傻瓜的旁边一定有骗子啊,大多数的时候是政府扮演“傻瓜”的脚色,学校或一部分专家则天经地义的扮演“骗子”角色,而真正想搞并且有把握能搞成的研发人员和公司由于自身控制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则很少有机会得到相关的支助,甚至没有人愿意对他们的建议认真考虑并作出决策(是啊,我差点乞讨了)。公司都急功近利,巴不得今
天上午投入,明天下午就有产出和利润,但是谁能专心的做点事情呢?有3000年历史的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一个“盼明君”的社会,产品的研发也是一个盼“明君”的过程,如果有一个“明君”出现,就有一个震动社会的产品和企业诞生,好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明君”渐渐多起来了。然而,“明君”究竟在哪里?
根据国家规划与预测,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比目前的装机容量将翻两番,达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水平。2050年翻五番,达目前发达国家人均水平。一般来说,输变电设备的容量为发电容量的10倍才能将电能送至广大用户。那么,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必需迅速发展,我们从西电东送、三峡电站的投产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课题就来了,我国目前500KV超高压电网系统短路电流已经超过了63KA,在规划建设中的750KV或 1000KV的电网,其短路电流将更大,那么,这么大的短路电流靠什么互感器来传变?互感器是否能承受动热稳定电流?暂态响应特性是否能满足保护的要求?显然现有的常规的互感器都只能三缄其口,不便回答了。在这种形势下,新原理的互感器就成了一种期盼,一种希望,一种目标。不光是如此,IEC61850规约的颁布和执行,表明电力系统的数字化领域正在跑步进入 “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大同世界,它在呼唤一种新的数字式的互感器的横空出世;微机保护正在经历从硬件到原理和算法的革命性变化,以小波理论为代表的一些算法出现改变了以往许多的判据,以32位嵌入式单片机位代表的各种芯片使我们逐步摆脱了采样和运算速度对保护原理的限制,使许多从前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好马要配金
鞍,这样对对互感器的暂态和高频响应特性都提出了要求,比如说我们过去将100K赫兹的高频信号全部滤波了,现在却不行,我们必需要它来唱“主角”,这些要求就是常规的互感器的“气门”,所以常规的互感器应该“退位”或者“下岗”。那么,什么样的“新贵”有勇气有能力担当起如此重任?是哪一路神仙有如此耀眼的光环?在它们千呼万唤不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我们在猜测,是光CT、光PT?还是空心线圈?不管它是谁,我们把它统称为电子式互感器好了。最近国际电工协会已发布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以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器)的标准。电子式互感器的含义,主要包括光电式互感器,还包括其它各种利用电子测试原理的电压、电流传感器。这充分说明,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时机已经到来,全球范围内在高压领域使用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已成为共识,成为发展的必然。国外一些公司研发出了相应的产品,通过试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狼们要知道电子式互感器这块“肥肉”究竟有多大。据全国33个主要厂家的销售统计,我国每年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互感器为18000台,平均按每台售价20万计算,市场总额为36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7月《科学时报》测算的电子式互感器市场份额基本相符。我在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查到: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每年将新建35~500kV变电站1160座,新增发电机组271台,并且每年将以5%~15%的速度增加,加上改造的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每年的市场需求为46亿元,当年与之配套的OCT、OPT市场需求也达36亿元。与我的预测相符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