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2:24: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详解】

A.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主要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故A正确;

B.锰酸钾溶液和二氧化硫、乙烯都要反应,除掉乙烯中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因此装置III、IV中的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故B错误;

C.实验完毕后,产物是1,2-二溴乙烷,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二者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镏操作分离提纯产品,故C错误;

D.装置II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SO2使溶液褪色不一定体现漂白性,使某些有机色质褪色,体现漂白性,使无机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还原性。

8.用密度为1.84g?mL-1、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硫酸配制 180mL 2mol?L-1稀硫酸。下列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是

A.计算、量取:用 20 mL 量筒量取 19.6 mL 浓硫酸

B.溶解、稀释:将浓硫酸倒入烧杯 ,再加入 80 mL 左右的蒸馏水 ,搅拌

C.转移、洗涤: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重复2~3次 D.定容、摇匀: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最后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密度为1.84g?mL-1、质量分数为 98% 的浓硫酸配制 180mL 2mol?L-1稀硫酸,由于实验室没有180mLmol1,V=27.2mL,计的容量瓶,所以应配制250mL的溶液,VmL×1.84g?mL-1×98%=0.250L× 2mol?L-1×98g·算、量取:用 20 mL 量筒量取27.2 mL 浓硫酸,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导致液体飞贱,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故B错误;

C.将稀释并冷却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洗涤液也应转入容量瓶,使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故C正确;

D.容量瓶不可用于贮存溶液,定容、摇匀后,应将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注明溶液成分及浓度,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系物 B.二氯代物有3种

D.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molO2

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分子式为C4H4O,共有2种等效氢,再结合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特征和烃的燃烧规律分析即可。

【详解】 A.

属于酚,而

不含有苯环和酚羟基,具有二烯烃的性质,两者不可能是同系物,故A

错误;B.共有2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是二种,二氯代物是4种,故B错误;C.中含有两

个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最多可提供6个原子共平面,则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

D.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分子式为C4H4O,(4+

41?)=4.5mol,42故D错误;故答案为C。

c(A-)10.25℃时,向0.1mol/LNaA溶液中滴滴加盐酸,遇得混合溶液的pH与p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c(HA)c(A-)c(A)p=-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A)c(HA)

A.E点溶液中c(Na+)=c(A—) B.Ka(HA)的数量级为10—3

c(A-)C.滴加过程中p保持不变

c(HA)?c(OH-)D.F点溶液中c(Na+)>c(HA)>c(A—)>c(OH—)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E点溶液pH为7,溶液中c(H+)=c(OH—), 【详解】

A项、E点溶液pH为7,由图可知,溶液中c(H+)=c(OH—),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c(Na+)+ c(H+)=c(A—)+ c(Cl—)+ c(OH—)可知,溶液中c(Na+)=c(A—)+ c(Cl—),故A错误; B项、HA的电离常数Ka(HA)=

c(A-)?c?H??c(HA)c(A-)=0,c=c(A—),,由图可知pH为3.45时,溶液中p(HA)

c(HA)则Ka(HA)= c(H+)=10-3.45,Ka(HA)的数量级为10—4,故B错误;

c(A-)?c?H+?Kac(A-)C项、溶液中==,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弱酸的电离--+Kc(HA)?c(OH)c(HA)?c(OH)?c?H?wc(A-)常数不变,则滴加过程中p保持不变,故C正确;

c(HA)?c(OH-)c(A-)D项、F点溶液pH为5,p=—1,则溶液中c(A—)>c(HA),由物料守恒c(Na+)=c(A—)+ c(HA)可知

c(HA)c(Na+)>c(A—),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A—)>c(HA)>c(OH—),故D错误。 故选C。

11.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溶液导电性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pH=11

B.曲线1中c与e之间某点溶液呈中性

C.c点溶液中:c(H+)=c(OH-)+c(N3H·H2O) D.在a、b、c、d、e中,水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所以体积、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要比一水合氨的导电性要强,故曲线2为氢氧化钠溶液,曲线1氨水。 【详解】

A. 曲线2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c(OH-)=0.1mol/L, 则c(H+)=1×10-13 mol/L,所以 pH=-lgc(H+)=13,故A错误;

B.在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碱性变中性,再变成酸性,滴定前氨水呈碱性,而c点对应的溶液溶质为氯化铵,呈酸性,说明中性点在c点向b点间的某点,c点到e点溶液的酸性越来越强,故B错误; C. c点表示溶质是氯化铵,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式:c(H+)=c(OH-)+c(NH3·H2O),故C正确;

D. 由图像知, 曲线1导电性较弱,说明曲线1对应的溶液为弱电解质溶液,即曲线1代表氨水,曲线2代表氢氧化钠溶液,c点表示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水解程度最大,故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判断曲线1、曲线2代表的溶质为解答关键,然后根据横坐标加入HCl的量可以判断各点相应的溶质情况,根据溶质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程度。

12.钐(Sm)属于稀土元素,144Sm与150Sm是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6262A.144Sm与150Sm互为同素异形体 6262150B.144与SmSm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 6262C.144Sm与150Sm的性质完全相同 6262D.144Sm与150Sm的质子数不同,但中子数相同 6262【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50A.144与SmSm的质子数均为62,但中子数分别为82、88,则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6262位素,A错误;

B.144Sm与150Sm的质子数均为62,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所以两种原子核外电子数均为626262,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B正确;

150C.144与SmSm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C错误; 6262150D.144与SmSm的质子数均为6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分别为144﹣62=82、150﹣62=88,不相同,6262D错误。 答案选B。

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微溶于KOH溶液,热稳定性差。实验室制备高铁酸钾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2x39stpc8njyy26yqz6tzp834daf018ss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