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袁家村发展民俗文化游的优势及民俗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3.(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湖流域某一河网分区,地势低平,河道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最高水位、受灾面积与降雨量不成比例的增长,20世纪80至90年代洪涝日趋频繁,水质恶化,经济损失严重。图1是太湖流域某一河网分区水位站点示意图;图2是1991~2010年太湖流域某一河网分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描述太湖流域某一分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并说明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5 / 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文综文综地理试卷(二)
答 案
1~5AABDA
6~10BCBDD
11.C
36.(1)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500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2分)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2分)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2分)
(2)进一步深化经济自由化政策,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民族工业;(2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投入,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分)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2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2分)
(3)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2分)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温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2分)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2分)
(4)问题①:热带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引起旱涝灾害。(2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2分)
问题②: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7.(1)火山岩广布,土质肥沃;(2分)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热;(2分)河流多从岛屿的东、北侧入海,滩涂、浅滩较多、海水盐度较低。(2分)
(2)南侧的火山岩礁、平台、斜坡、崖面较多孔隙发育,利于珊瑚生长;(2分)残壁断崖冬季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气流;(2分)南部海湾,风浪小;(2分)纬度低,阳光较充足。(2分)为珊瑚和贝类提供了较好的生长叫天。原材料充足,故加工厂较多。
(3)A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2分)锚固山体;加强监测监控;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B处巨浪、洪涝灾害。(2分)加强台风监测监控和预警;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沿岸防护林体系。(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42.优势:旅游资源类型独特、游览价值高;(2分)靠近唐太宗昭陵等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良好;(2分)靠近国际机场和关中环线,交通通达度高。(2分)
影响:袁家村民俗风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旅游宣传和电子商务,有利于扩大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可以延长产业链,促进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43.特点:城镇用地和旱地面积不断增加;(2分)水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2分)
原因:快速城镇化表明城市不透水面面积增加;(2分)该区域河网水面积减少;(2分)支流减少,河道结构变得简单化导致河流调蓄能力下降,削减洪峰,降低洪水危害能力减弱,加大流域内洪涝灾害风险,水质恶化日趋严重。(2分)
6 / 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文综(二)文综地理试卷
解 析
1.【解析】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2.【解析】助推玉门成为“陆上三峡”主战场的因素是,由于河西走廊南北两侧是高大山脉,中间形成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狭窄通道,玉门处于“通道”西侧,形成狭管效应,加剧风速。故选A。
3.【解析】该基地利用风力发电,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进而保护植被,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但对寒潮等自然灾害基本没有影响。风电能源为可再生能源,风电工业的建设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且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风力发电与作物的生长无关。
4.【解析】通过计算可知2007年头龙间支流汇水量为16.6亿m3(205.9-189.3=16.6),集沙量为0.721亿t;1970~1979年均值分别为51.42亿m3和7.53亿t。故D项正确。 5.【解析】通过估算可知不同时期头龙间来水来沙量分别为:
可知,近年来头龙间来水来沙量明显比1970~1979年偏少。A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故A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无关。B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会严重破坏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甚至会破坏地下不透水层,使得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会使地表径流减少。C当地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社会经济条件得到很大发展,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巩固了当地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成果,水土流失得到缓解。D河道采砂取土,使得河道中出现规模不等的坑、洼、坎,洪水时由于填洼作用导致洪峰、洪量急剧衰减,携沙能力下降。
6.【解析】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随着窟野河降水强度增大,携带泥沙能力增强,则最终沉积在黄河河道的泥沙会随之增多,当降水强度继续增大时,会形成更大洪峰,对黄河河道的冲刷作用开始显现,故黄河河道泥沙沉积层会减小。
7.【解析】全国人口分布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8.【解析】通过1953年、1982年、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对比发现越来越偏离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
9.【解析】山东省人口部分集中程度增强,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差异,四个地区中济南和青岛经济实力
7 / 8
强,吸引力强,因此选D。
10.【解析】图a显示,各个朝向的冰川数量都在减少,A错;面积则有增有减,北向的面积增加,B错;北向冰川虽然面积较大,但是条数更多,每条冰川的平均面积并不是最大,可以与西北侧作下简单比较即可得出结论,C错;西侧冰川面积几乎没有变化,变化最小,D对。
11.【解析】冰川条数多少既与降水量多少有关系,也与地形、空间大小等有关,阿尔泰山是西北-东南走向,正西方向的空间有限,能够容纳的冰川数量、面积自然很小,所以A错;北侧数量比南侧多,不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主要是因为北侧受西风带控制和少量北冰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大,同时也位于阴坡,融雪量少,所以数量多,B错;西北侧与北侧相似,C对;冰川的总蓄积量的变化取决于冰川的补给和融雪量对比关系,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增多,但补给量并不一定也减少,D错。 36.略 37.略 42.略 43.略
8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