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任务驱动型作文“议”的“15种武器”
四川遂宁
任务驱动型作文来袭||,行内认为这不仅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更是高考作文写作风气的转变——由注重抒情、文采||,转而注重理性、思辨||。议论文的“讲道理”将成为写作考核的重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问题||,参与探讨的人已经很多||,“引、提、议、联、建、结”六字法可以搞定||。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这中间的“议”如何才能有效解决!怎么议?有同学说||,跟着感觉走呗||,想到什么就议什么||,想到怎么议就怎么议||。有此想法的同学恐怕不是少数||。
可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最重要的“讲道理”能这么“随机”吗?能这么“随意”吗? 很明显不能!
那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到底应该怎样“讲道理”? 为此||,老师我也冥思苦想了很久||。
直到有一天走路的时候被一个苹果砸到(怎么感觉说的是牛顿?!)||,才恍然大悟||,悟出了解决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议”的问题的“十五种武器”||。
说是十五种武器||,实际上是十五种思维方式||。 第一种——并列思维||, 第二种——递进思维||, 第三种——解说思维||, 第四种——承接思维||, 第五种——阐释思维||, 第六种——原因思维||, 第七种——结果思维||, 第八种——让步思维||, 第九种——转折思维||, 第十种——辩证思维||, 第十一种——假设思维||, 第十二种——推理思维||, 第十三种——解决思维||, 第十四种——类比思维||, 第十五种——对比思维||。 还是以实际例文来说明吧||。
第一至四种||,并列、递进、解说、承接思维||。
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陈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
第1页/共5页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业是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而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在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诗句||,在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的、与自己相关或无关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这是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的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陈先生||,您说呢? 此致 敬礼!
明华
2015年6月7日
看出来了吗?它中间几个段首句可以看成是用并列思维展开的||,当然||,也可看成是用递进思维展开的||。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这种书信体或者类似的演讲词、倡议书之类的作文||,中间就可以用并列思维、递进思维展开||。还可以用解说思维展开||,把第一段结尾和中间几个段首句略微修改一下||,就是解说思维: 陈先生:
您好!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我们必须敬畏的有三: 第一||,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
第二||,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
第2页/共5页
第三||,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
还可以是承接思维||,把第一段结尾和中间几个段首句略微修改一下||,就是承接思维: 陈先生:
您好!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首先||,我们必须敬畏自我的生命||,确保此生无悔||。
其次||,我们必须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对此此生有责||。 再次||,我们必须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因此此生崇高||。 最后||,我们必须…………………………………………… 【小结】
对于这种中间不用比较、权衡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的“议”完全可以用“并列思维”、“递进思维”、“解说思维”、“承接思维”展开||。解说思维、承接思维是比较好操作的思维方式||,当并列思维、递进思维展不开的时候||,就用这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
先有思维方法再去行文||,比之无思维方法凭当时感觉去行文||,这是“自觉”与“自发”的区别||。自发||,属于“不知不觉”的动作||,是未经有意识地思考的;自觉||,属于“先知先觉”或“后知后觉”||,是经过思考的||,强调主体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发”到“自觉”||,方见出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理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的“议”||,应从“自发”到“自觉”||,应是理性的成长||,思维的舞蹈||,灵魂的欢呼!
第五至十五种:阐释思维、原因思维、结果思维、让步思维、转折思维、辩证思维、假设思维、推理思维、解决思维、类比思维、对比思维||。
仍以实际例文来说明||。
该争才争||,争应有度
2019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朋友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格拉夫曼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格拉夫曼的话对吗?是他的错觉还是确实如此?联想现实生活中||,家长争着给小孩报各种辅导班||,学生读初中、高中的时候争着夺第一||,成人在工作中也不自觉地强调竞争||,我们不得不承认||,格拉夫曼道出了中国大多数国人的普遍现状||。
【加横线这段话就是用阐释思维写出来的||。阐释思维就是从“是什么”“是怎样”的角度思考、阐释||。】
为什么国人大多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呢?细细想来||,有其客观原因||。中国人口众多或者说人口太多||,没有竞争、争第一的心态||,很容易落后甚至是被淘汰||。民众显得急切甚至是不理智||,源于他们潜意识里的不安与焦虑||。
【加横线这段话就是用原因思维写出来的||。原因思维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探因||。】
那么||,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然而然的疑问||。
诚然||,竞争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不竞争||,就落后”“不竞争||,就死亡”!而且||,有的时候||,通过竞争可以使自己实力得到增长||,使自己更高||,更快||,更强||。
第3页/共5页
【这一段是用让步思维写出来的||,让步思维就是先让步承认其合理性;加横线句子用了结果思维||,结果思维就是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
然而||,竞争在某些时候是不必要的||。不涉及到生存||,不涉及到发展||,不涉及到进步||,争权势||,争虚名||,争利益||,这些就是不必要的||,不仅不必要||,而且不正当||,不正义||。可见||,“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正当||,正义||,就必要;不正当||,不正义||,就不必要||,而且是非常地不必要!忽略了“争什么?”的前提条件||,国人在什么事情上都趋之若鹜地去竞争||,难免就会让格拉芙曼之类的外国朋友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了!”一个“太”字||,就告诉我们||,他觉得||,国人在竞争这个问题上||,不辨有无||,不分好坏||,不分时地||,不管对象||,不顾一切||。这是要不得的||。
【这一段是用转折思维写出来的||,话题一转||,表述转向反面】
【上两段先承认其合理性||,再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不一棍子打死||,就是用了辩证思维】
国人不仅喜欢竞争||,而且喜欢争第一||。争第一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然而然的另一个疑问||。
的确||,有的时候争第一没什么不好的||。不仅没什么不好||,而且大大有利||。争到第一||,可以比第二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荣誉;比第二尚且如此||,比第三、第四||,比第五、第十||,第二十、第五十、第一百……就更加领先||,更具有优越性了||。争到第一永远比后面的稳当||,永远比后面的更具有实利||,这就是国人喜欢争第一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这一段是用让步思维写出来的||,加横线句子用了推理思维】
然而||,就如刚才对竞争的分析||,如果这竞争是不正当的、不正义的||,是为了争权势||,争虚名||,争利益||,“争第一”反而错误更大||,危害更大||。退一步来说||,即使这竞争是正当的||,正义的||,如果争到前一百、前五十||,前二十、前十||,第三、第四就可以了||,又何必非要争那“第一”呢?在不必争第一的情况下非要争第一||,多花的时间||,多付出的精力||,等于是浪费了||。把这些被浪费了的时间、精力用在更需要它们的其它事情上||,岂非更有用||,更有意义?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时、处处、事事都争第一||,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若非必须要争第一||,又何必事事争第一?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表达的正是对我们事事争第一的不认可||。
【这一段是用转折思维写出来的||,其间用了假设思维、让步思维、推理思维、递进思维、因果思维】
【上两段先承认其合理性||,再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不一棍子打死||,用了辩证思维】
因此||,我们要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看明白竞争分为有必要的和无必要的;并非争第一不好||,而是盲目地争第一不好||。
我国人口众多||,因而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然而||,同样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印度的民众却没给人这样的印象||,让人这样评价||。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众虽然人数较少||,但他们也在竞争||,可他们不盲目竞争||,竞争有度||。可见||,除了客观原因||,还有心理文化原因||。我国国民的竞争心态与境遇相似的其他国家的民众相比||,或者与境遇相反的其他国家的民众相比||,显得不健康、不成熟||。愿国人平和心态||,该争才争;即使要争||,适时、适度竞争!
第4页/共5页
【此段用了类比思维、对比思维||,加横线句子就是用解决思维写出来的||,解决思维就是指出应该怎么办】
愿几年以后格拉芙曼来到中国||,他会说:“中国人已经摆脱了那种潜意识里的盲目无度||,学会了淡定从容||,该争才争||,争亦有度了!”
【小结】
对于这种中间需要比较、权衡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的“议”要综合运用阐释思维、原因思维、结果思维、让步思维、转折思维、辩证思维、假设思维、推理思维、解决思维、类比思维、对比思维等思维方式展开||。
阐释思维分析现象||,指出它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原因思维探究原因||,问问为什么||。结果思维思考这么做的结果||,指出结果||。 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往往配套使用||,先让步承认其合理性||,然后话题一转||,指出其不合理性||,而这么做实际上又体现出了比较思维、辩证思维;“先让步肯定||,再否定;再让步肯定||,再否定;再让步肯定||,再否定”||,要辩证说理||,这个方法太好了!
假设思维可以正面假设||,也可以反面假设||,帮助我们拉长字数||,辅助说理||。 推理思维就是保持思维连贯||,一句话紧接上一句的思维顺势推理||,显得一个人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解决思维就是指出应该怎么办||,适合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末尾两段联系现实提建议||,显得具有现实性||。
类比思维、对比思维则主要在举例的时候进行同向和反向的联想||,找到同质或异质的素材来拓展一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说理||。
为了展示后面几种思维||,我把我上次文章作了修改和解析||,旨在说明思维方式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解决“议”的问题的运用||。有个别地方有强行加上去之感||,那是为了展示思维方式的运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会“议”? 因你没有思维方式!
任务驱动型作文看的是什么?
不是你的表面文字||,而是你文字背后的思维!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同学们树立了以思维方式解决任务驱动型作文“议”的问题的意识||,恰当地、合理地、有效地运用这“十五种武器”||,由“自发”到“自觉”||,必可显出我们强大而有逻辑的思维||,显出我们愈来愈成熟的理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间的“议”||,不是拦在我们面前的的大山||,而是培养我们的理性和思辨能力的沃土||。
有效地运用这“十五种武器”||,我们感受到的||,当是理性的成长||,思维的乐舞||,灵魂的欢呼
第5页/共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