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论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0:37: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欣赏是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乐趣,还可以和音乐的情感直接沟通,使情操受到陶冶,道德得到升华。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音乐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水平。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由老师照本宣科式的讲,使课堂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不佳。结合新课改的内容,总结前辈们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认为音乐欣赏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音乐是国家和名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旨在提高全名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因此,音乐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在唱歌、乐器(电子琴)演奏与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此外还要重视各科文化的学习,做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学生获得了有关作品、音乐家、音乐表现手段、音乐载体、曲式、音乐史等音乐欣赏基本知识概念。如:旋律、节奏、拍子、速度、音区、音色、伴奏、配器、主题、引子、尾声等等。除课堂音乐欣赏外,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课外音乐欣赏活动,使学生尤其是学生中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更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不同题材、风格、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补充课堂内的不足,丰富学生课外精神生活。

二、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意识。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的学法,教会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去学习的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实感受,促进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此外,教师要建立“快乐课堂”的教育思想,有了快乐就会想出许多快乐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每个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去学习,使知识变得容易接受,从而达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三、

把握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说到教学方法,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但是,这种说法还不够全面。还需补充一句:“贵在得法。”这种观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欣赏教学的方法很多,最关键的是欣赏教学的方法得当。下面谈谈音乐欣赏课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音乐欣赏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必须调查研究学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中学音乐教师除了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应当课下以谈心的方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知程度,制定适合它们的教学计划和研究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在作品选择上,还应注意技术性问题:先听曲式简单的,再听复杂的;要先听歌曲,后听器乐曲;要先听单一调式的,再听有调式变换的;不能否定通俗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音调简单、节奏鲜明、配器独特,很受青少年欢迎,要慎重选择其中健康向上的作品给学生听。 2、讲授法

讲授法常用于讲述欣赏知识、作品分析、作曲家(歌唱家及演奏家等)的生平。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在欣赏教学中,师生间需要大量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在适用讲述法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运用教学语言。教师讲话的语言要明确、简练、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并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及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教师作简明的介绍:(阿炳,1893-1950)华彦钧,在社会动乱、生活无着的旧中国流浪卖艺为生,他双目失明,饱受了人间的辛酸苦楚,他把积压在心头的怨恨用琴声向人们倾诉,这首著名的二胡曲就是《二泉映月》。最后,乐曲表达了一种如火山一样爆发的愤慨,发出“生活的路啊,你究竟在哪里?”的呐喊。教师用语言去启发学生,听完后是不是有一种断肠之感?直接让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这种讲述法的效果是良好的,避免了语言啰嗦、词不达意等等。因为教师的重复啰嗦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学生丧失对欣赏课的兴趣。 3、范唱和范奏法

欣赏民歌和歌曲时,教师可运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欣赏;欣赏舞曲等短小的乐曲或提示乐曲主题、复习检查学生听辨和巩固音乐主题旋律等可运用范奏法。由教师利用学校电子钢琴进行演奏,这样复习和巩固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记忆,防止遗忘。

4、律动法

律动是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用身体动作或节奏律动来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音乐感受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表现力。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逐步向成熟方向发展,他们不像小学生可以选用身体动作(边听边跳)来感受音乐,因此,对于它们,选用节奏律动的方式来感受、

体验音乐再也合适不过了。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可以随着音乐力度变化而变化力度地击掌,还可以用指挥的手势去感受、体验乐曲的节拍、速度、力度、情绪等等。 5、讨论法

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或者自由讨论,对乐曲进行欣赏、评价,最后派中心发言人或者小组长把讨论的情况归纳起来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同学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音乐欣赏课中的教学方法举不胜举,这里提到的也只是其中的少数,而真正在教学中使用的,还需要广大教师创造性的去发挥。

音乐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各类学科相联系,才能发挥它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多元性。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督促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课在新课改理念下顺应时代潮流,为新时代的课程教育做出贡献。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高兴,喜爱音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师实现教中美,美中教,给学生传递美的信息,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孩子们培养成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搜索更多关于: 浅论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的文档
浅论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sf34km4y4bptb10m0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