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来自“动物权力论”的伦理挑战 关于动物实验伦理问题
——来自“动物权力论”的伦理挑战
姓名:王维 学号:3382008011
〔摘 要〕动物实验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实验受到来自动物权利论的挑战。动物权利论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流派,主张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拥有天赋的生存权和自由权。医学工作者应以科学、认真、人道的态度来进行动物实验。
〔关键词〕动物实验;动物权利;伦理学;态度
自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动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医学问世之后,生物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与进步,几乎都与动物实验息息相关,动物实验由此而奠定了在整个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保护动物权利的呼声愈来愈高涨,动物实验面临动物权利论的伦理挑战。 动物保护理念的提出
在实验医学发展和动物使用数量增加的同时,动物保护主义(也称动物权利运动) 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了他们捍卫动物的征程。1809年,有人在英国国会提出一项禁止虐待动物的提案,该提案虽然在上院获得了通过,但在下院被否决。在当时背景下,这样的提案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马丁(Richard Martin)是动物保护主义的创立和倡导者,1822年,他手牵毛驴在英国国会向人们介绍英国反虐待动物法,后来他成立了英国防止虐待动物组织,也即是“PSPCA”,这是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859年,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发表进化理论《物种起源》,为利用动物了解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但也提示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祖先,动物保护主义者们因此找到了理论依据。1951年,史蒂文(Christine Stevens)建立美国动物福利研究所。1959年,英国罗素(Willam M. S. Russell)提出动物试验著名的“3Rs”原则(在文末会列出)。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动物福利法》。1969年,英国建立了医学动物试验替代物基金会。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Peter Singer)的《动物解放》一书出版,使动物保护主义进一步高涨。据美国统计,仅1983年,美国
姓名:王维 学号:3382008011 专业:临床八年
1 关于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来自“动物权力论”的伦理挑战 就有1700万~2200万只动物用于动物实验,同时我国每年需要的动物数目也很庞大,这种需要量将会越来越多。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千个动物保护团体,他们反对不人道的动物实验。 动物权力论
动物拥有所谓的权力吗?这个在以前可能会被看作一个可笑的问题,但如今在生态伦理学中却有一个叫“动物权力论”的思想流派。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学说,是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道德问题的理论,其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根据,其实质就是要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它们的这些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才是判断人们对它们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的终极根据,对人的行为的善恶评价必须以此为标准。第一位把道德关怀运用到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西方思想家是边沁(Benthan)。他把道德平等的这项根本基础纳入了他的伦理学系统。边沁反对把推理或说话的能力当作在道德上区别对待人与其它生命形式的根据。他指出:“关键不是它们能推理或说话吗? 而是它们能感受苦乐吗? ??或许有一天,动物可以取得原本属于他们、但只因为人的残暴之力而遭剥夺的权利。”边沁举出“感受痛苦的能力”,视为一个生物是否有权利受到平等考虑的关键特征。这个平等原则的一项自然引申,就是“我们对他者的关怀、我们考虑他们利益的意愿,不应该系于他们是何许人(或生物) 、或者他们有什么能力。”在他看来,所有的生物都拥有“生存意志”,人应当像敬畏他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拥有生存意志的生命;人类在自然联合体中所享有的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所赋予他的,不是剥削的权利,而是保护的责任;人类和大自然的其它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生物个体(包括人) 在重要性上低于生物联合体;任何一个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持生命联合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联合体中的其它成员,而且要尊重生命联合体本身。
动物保护运动的真正根源在于非宗教的哲学。哲学家几乎都站在动物保护者的一边,很少有支持动物实验研究人员的。他们指出: (1)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拥有天赋的生存权和自由权。因此,必须抛弃那种耸立在人和动
姓名:王维 学号:3382008011 专业:临床八年
2 关于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来自“动物权力论”的伦理挑战 物之间的过时的“道德鸿沟”观念,扩展道德联合体的范围。科学已经迫使我们承认人类与所有动物之间的连续性。如果我们这些本身就是动物的人类有权利的话,那么,将这种权利延伸到所有动物,这是符合逻辑的。“所有动物品种都是平等的”,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尊重人的天赋权利的理由同样适用于动物。因此,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如果以一种导致痛苦、难受和死亡的方式来对待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那么,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动物也是错误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必须对人和动物作出完全相同的行为,而是要平等地考虑人和动物的利益,把二者的利益看得同等重要,那些主张动物利益超出了道德关怀范围的人,实际上是犯了一种与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相类似的道德错误,即物种歧视的错误。(2)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同样拥有道德权利。只要某个生物感知痛苦,便没有道德上的理由拒绝把该痛苦的感受列入考虑。无论该生物具有什么性质,平等的原则要求把他的痛苦与任何其他生物的类似痛苦做平等的看待。所有的高等动物感受痛苦的生理机制都是相同的。痛苦就是痛苦,不管你是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鼠或是一个人。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给予了它们一种权利,即不把痛苦毫无顾忌地加诸在它们身上的权利。因此,对动物的残杀是错误的——这不是由于这种行为会给人类带来有害的影响,而是由于这种行为侵犯了动物的权利,给动物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3)动物的利益是环境道德的基础。动物权利论者认为,道德以感觉为界限,无感觉能力的实体,不是痛苦或愉快的主体,对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事情缺乏好恶反应,因而不拥有任何权利或利益(尽管它们仍拥有另外的或基于其它理由的内在价值) ;对它们的伤害本身不具有道德意义,不是内在地错误的;伤害它们之所以是错误的,是由于这种伤害将导致某种环境后果,损害动物的利益。(4)广义上说人也是一种动物,因此动物权利就是人权。当我们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相抵触时,我们拥有的聪明度使我们总是能成为优胜者,但这并没有使我们获得道义上的胜利。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之“上”的唯一品质就是慈悲爱力,而这慈悲爱力并不允许我们为了自己的目的导致其他生命的痛苦与死亡。使用动物的研究人员是残酷的和腐败的,是被企图获得更多的论文和拨款所毁灭的人。 不同人群对待动物实验的态度
一. 医学界对动物实验的态度
面对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声浪,各国医学界态度坚定认为:动物保护
姓名:王维 学号:3382008011 专业:临床八年
3 关于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来自“动物权力论”的伦理挑战 主义者错误地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动物实验仍然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手段。现代医学各领域中许多最重要的进步都是以动物实验研究与探索为基础的。许多医学新知识的获得、医疗新方法的应用、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途径、评价新药效果和安全性时,往往都要借助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人类在生物医学方面取得了许多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能为了拯救动物的生命而牺牲人的生命”,如果禁止使用动物进行医学实验,将危及医学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健康水平。面对动物权利论者,他们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一项可以挽救你孩子生命的研究计划因动物被禁止实验而不能继续下去,你将有何感想?”。医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动物实验还要继续做下去!
二. 哲学界对动物实验的态度
哲学界对动物实验的态度则分为了两个极端:
哲学家大多数人都持“动物权利论”,他们认为:动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生存需要。人为地改变或限制动物的这些需要会造成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异常,影响动物的健康。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任意伤害动物权利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无视动物的利益、不公平对待动物的做法是“物种主义”,这是相似于种族主义的一种犯罪。生命对人的价值远大于无自我意识的生物的价值。
而还有一小部分反对“动物权利论”的学者认为:人类与动物几乎已经无限远离,特别是因为语言、理性思维和道德意识发达以后。在人和动物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人是控制者。《圣经》对基督徒也是这么说的,人类处于动物之上,除了照看它们之外,也可以利用它们,动物与我们有质的差别,动物并没有我们人类才具备的意识。它们靠自己的本能和反射,而不是理性的思维。他们对自己受到何等的对待并没有意识,对人类的任何感觉也没有感情。说动物有什么权利是一派胡言。给动物一些权利会导致荒唐的结论,比如说我们应该尊重细菌或者蚊子的生命权。事实上,动物权利论的过激行为已经影响了科学的正常发展。“动物恐怖活动”一词频频在媒体出现,有的人任意闯入医学实验室,捣毁仪器设备,焚毁资料,放生正在进行实验的动物,威胁研究人员人身权利。这些行为难道就是“人道”吗? 就尊重“自由、平等”吗? 科学不是双刃剑,与其他任何文化
姓名:王维 学号:3382008011 专业:临床八年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