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0:07: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如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第 5 页 共 8 页

32、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过程中的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过程中的________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过程中的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4)从多年平均值来看,B=A+C+D。但是近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②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其方向是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关系是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此图表示的是__(南或北)半球,理

第 6 页 共 8 页

由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原因是___________ 34、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辐 射 雾 概念与特征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平 流 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形成条件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 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 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第 7 页 共 8 页

一、选择题 1 A 11 A 21 D 2 B 12 A 22 D 3 D 13 A 23 D 4 D 14 B 24 A 5 D 15 C 25 D 6 A 16 B 26 B 7 C 17 B 27 A 8 B 18 A 28 A 9 C 19 B 29 B 10 B 20 C 30 C

31、(1)8~16时 (2)变小 (3)

(4)①A ②

32、(1)晴朗的夜晚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4)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3、(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垂直 指向低压

(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0 (4)斜穿等压线 北 风向向右偏 (5)N 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4、(1)辐射(2)平流(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 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 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第 8 页 共 8 页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vbq7x2xr75cln2z0an3ef8l940h6007s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