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工贸企业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1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工贸企业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其他依据》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第 2 页 共 1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等,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4事件分级 4.1重大疫情
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4.2较大疫情
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4.3一般事件
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及以上。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安全副职领导
成员:行政管理部门、工会、安全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的行政正职。
第 3 页 共 1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5.1.2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
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设在医疗机构,负责本预案的执行与日常管理工作。
5.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提出修订“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每年组织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发生的事件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5.1.4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当传染病疫情流行或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2)安排人员对全体人员进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诊断、隔离、治疗以及个人防护等专业的培训,做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及时联系医务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和转运,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5)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第 4 页 共 1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