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0:05: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鉴赏古典诗歌里的景物特征

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战争、农事、 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答案要点: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 试题类型: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物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要借助意象。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题:(1)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远与近的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的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题: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一首诗。

参考答案:诗里写黄鹂近景,写白鹭是远景,千秋雪是远景,万里船是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有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1

2

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

例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海 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情感的把握,离不开意象的理解。首先我们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情感很有帮助。 (1) 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例1、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诗情到碧霄。

赠 别 杜牡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参考答案: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的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的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2)乐景衬哀情: 例1: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分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2: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

3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题1: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题: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2: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例3: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例4: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香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2)写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①高洁、淡雅、朴素。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例5: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3

4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

修饰意境的词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 ,寂静肃穆??

古典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根据其特点大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雄浑壮阔类:这类诗歌一般描写平原、江河湖泊等气势磅礴的景物,体现作者开阔的胸怀。例如:

登颧雀楼

孟浩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首诗中“白日”写出了落日的圆且大;“依”写出了太阳沿山徐徐沉没的动态;“黄河入海流”写出了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壮阔雄浑之感。后两句在形象中寄寓了高瞻才能远瞩的哲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这首诗中1、2两句近景,八月水涨,湖水与岸平;远看,湖水与天相接,混而为一;“太清”指天,水天相混之间有一段虚空,故曰“涵虚”。3、4句:水面上蒸发出来的水气把整个云梦泽(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即洞庭湖一带)都笼罩了,洞庭湖的波浪因水涨而浪大。一个“撼”字写出了波浪的声势,其特点为雄浑壮阔。后四句含蓄表示请求帮助,希望对方推荐出来做官的愿望。

二、清幽秀丽类:这类诗歌一般描写山水、树、鸟、花、草等和谐静谧能使人心情愉悦的景物,表现诗人喜悦、愉快、闲适的心情。例如: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在这首诗中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一个“转”字凭借颜色的渐变写出了山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都在喧响,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颈联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又用白描手法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这是一幅山水田园风景画,其特点是和谐静谧,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

尾联将自己比作陶潜,把裴迪比作楚狂士接舆,是对朋友的赞许,因为两人超然物外的心迹是相同的。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在这首诗中首联记叙了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十分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颔联描写了临靠着河边渡口的城门楼和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颈联描

4

搜索更多关于: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 的文档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vyy0byo744s0w0dy4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