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 5:4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

写了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十分明亮;山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这是一组风景镜头,扣住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写出了景物清幽秀丽的特点。最后两句由静到动,由物及人。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在这首诗中湖阴先生是杨德逢的别号。杨家房前檐下因为主人经常打扫,明净无苔;庭院花木成畦都是主人亲手所栽,杨家主人勤劳高雅,杨家庭院清幽秀雅。后联中写一泓小溪仿佛柔情地展开双臂,环抱着碧油油的农田,那两座峰峦却似大踏步地奔来,排闼而进,殷勤地呈现出生气盎然的青翠。这一阔大壮美的景象也展示了诗人贬谪后的坦荡心胸和愉悦心情。

三、明丽秀美类:这类景物的特点是色彩鲜明、和谐明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表现诗人愉快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例如: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的前联写草堂近景,在那刚刚抽出嫩芽,翠绿可爱的柳梢枝头,两只黄鹂相向和鸣;仰望晴空,一碧如洗,蓝天上一行白鹭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翠绿衬黄鹂,青天衬白鹭,声色齐备,构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新春图。后联写远眺景象,先写凭窗眺望西山雪岭,山上终年积雪不化,“含”练得极妙,表明景物似乎都嵌在窗框之中;俯视门外,停泊着从万里远航而来的南方船只。整首诗好比四幅山水画,色彩鲜明,形象优美。有远景,近景,山景,江景,透露出诗人开朗的心胸,愉快的情绪。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的前联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两旁开满了花,姹紫嫣红,在花的海洋中千朵万朵奇花异卉把花枝都压低了。后联写在花丛中戏耍的彩蝶留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恰在此时,又听到了黄莺自由自在的啼叫。前联写静态,后联写动态,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多么艳丽迷人啊!表达了诗人欢愉的心情。

四、幽静清雅类:这类诗歌一般指山、水、树、鸟等景物,表现诗人安闲自得之情、宁静淡远的心境或隐居的乐趣。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的前联写草堂远离城市,近无村落,房屋宽敞,点出了环境的幽静开阔。颔联描绘所见景色,先写远景,“平”字炼得好,因为春季水涨,清澈的江水几乎与岸齐平,远处望自然是江、岸难分,次写近景,晚春时节,可幽僻之处的花并未零落,仍开得烂漫。颈联写眼前景,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水里的鱼儿浮上水面嬉戏;在微微的春风中燕子斜着轻盈的身躯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出”字“斜”字形象地写出了鱼儿、燕子的动态。尾联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草堂水槛的清静。总之,四联句句写景,但句句融情于景。景物的幽静清雅,表现了诗人安适喜悦的心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

5

常建

6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的前联写朝阳照着寺内大片葱茏茂密的树林,满目浓绿上泛着明亮的清晖,“初日”与“高林”的背景衬托,增加了气象的开阔。颔联写诗人沿着竹林中曲曲折折的小径步入后园,果然高僧们居的禅房正掩映在花木深处。颈联写仰观院外的山景,林间的小鸟也好象陶醉于优美的景色之中,院外水涧流进来汇成一泓清潭,澄澈见底,人影可鉴。“空”字纯净透明之意。尾联写诗人流连已久,感到四周环境幽静,一点杂音都没有,只有和尚们诵经礼佛和磬声隐隐传来,整首诗写出了幽静清雅的特点,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悦怡之趣,隐逸之乐。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 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这首诗的前联写远眺。季节气候变了,河水解冻,呈现出透明的气象;山顶上的浮云仍然簇集在一起,高处的寒冷还没有完全消失。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南亭春景。南亭周围的小草已破土而出,呈现出嫩绿的颜色,附近山上的泉水也缓缓流入池塘(草心:嫩芽。脉脉:山泉流入池塘)。看到了和煦的阳光照在初春的景物上(视觉);水禽鸣叫,拍打水响(听觉),塘边柳树雨后色泽更加艳丽。尾联写面对景物的淡雅幽静、活泼清新,实在是感到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但一想到百姓却处于艰难困苦中,怎能不感到惭愧呢?这流露出诗人的仁政思想(专城宠指太守到位)。

五、冷寂凄清类:这类诗歌一般用冷色词语描写月、雪、霜、山等景物,表现一种冷寂凄清的意境,表达诗人的离愁别恨和贬谪客居的苦闷。例如: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前联写了上弦月升得早,半夜便已沉落,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这里写了所见所闻所感(霜满天),在朦胧的夜色中,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几处渔火。“江枫”、“渔火”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写出了景物的冷寂凄清。后联运用了以动衬静,以声表静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寒山寺的静寂。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袅雁满回塘。

首联:旅客早起,牵出马匹,安上缰绳,小钢铃动了发出响声,开始出发了;用客异乡,奔走在道路上,因思念故乡而产生悲哀。

颔联:在茅檐月影下听到鸡叫声,在板桥的霜痕下看到人迹,把秋天早上旅行在山林中的景况写得十分寂静萧条,且十分逼真,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颈联:槲叶落满山路,枳花开在墙边,非常耀目,写出山路景物的冷寞。

尾联:诗人梦中回到家乡杜陵,家乡的回环曲折的池塘游满了凫雁,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径”写出了画面的广大,飞鸟绝迹,人迹消失,烘托了雪势之大,天气之寒,景物给我们一个沉寂荒寒的感觉,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在江面的孤舟上端坐着一位披着蓑衣,戴着

6

7

斗笠的老渔翁,面对漫天大雪专心垂钓,这个荒凉寂寥的背景有力地反衬了老渔翁泰然自若、傲然独立的形象,显示了诗人清峻高洁的人格和孤独忧伤的情绪。

六、空蒙茫远类:这类诗歌一般写江湖雨雾等迷朦茫远的景物,表达诗人的愉悦之情。例如: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这首诗的第一句“悬”字炼得好,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的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句“空蒙”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汽蒸薄的特殊氛围,在船上钓鱼,用一个“隔”字,船在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人一种迷离茫旷之感。“还似”借助想象,用洞庭的空蒙迷远之景来衬托咸阳桥的雨景,更显空蒙清奇了;表现诗人愉悦闲适心情。

金山远眺

秦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前联写一弯新月高悬于西津渡口之上,江上烟雾蒸腾,弥漫而上,与天相接(一上一下,一明一暗)。第三句写白天阳光照耀下明晰可辨的江边绿洲和岸滩白沙都处在一片昏茫之中,难以辨别,景物写得空蒙迷离。第四句,透过一片混沌,点点灯火映入眼帘,那就是渔船所在了,把读者领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七:奇险雄崛类:这类诗歌一般写高山峻岭等奇险雄崛的景物,表达诗人的远大志向或对朝政的不满之情。例如: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首联: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蚕丛:古代蜀王。蚕丛路代入蜀的道路),路上不易通行。 颔联:山路入天梯,人们攀登而上,就好像紧贴着人的脸,峭然拔起,山势高耸入云,阵阵云雾从眼前,从马头漂浮而过,这两句写出了入蜀之路的奇险雄崛,暗示友人入蜀未来前程也可能象入蜀的道路一样奇险,令人生畏。

颈联:盘桓起伏的栈道,被碧绿的芳草树木蒙络摇缀,郫江和流江二水缓缓回环地流过蜀城(成都),这两句又把入蜀之路写得很秀美,又暗示着友人前途可能又象入蜀山道一样瑰丽多姿。

尾联:意谓友人入蜀以后的政治前途早已命中注定,不必再忐忑不安地去找君平问卜,借用君平问卜劝慰友人,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以上七个方面是从诗歌的景物特点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诗歌中情由景生,景因情设,我们在赏析古代诗歌时可多方面综合考虑。

7

搜索更多关于: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 的文档
如何从诗歌的景物特点中挖掘情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avyy0byo744s0w0dy4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