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知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学生已认知角的组成及表示方法后,进一步学会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评价目标:让学生在评价的环境中,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自身及团队的发展。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与区别; 2、 使学生能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感知整理:
师:同学们,每天你们做完家庭作业,是不是都要把书包整理一
下?把书包整理完毕后,你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书包里面的学习工具变得条理了。 ······
一、承接谈话,导入课题
师:每天我们都要整理书包,数学知识也同样需要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整理复习《角的度量》这一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单元整理和复习)
二、明确目标,回顾整理,知识建构
1、师:请同学们认真回忆我们都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哪些知识?并请各小组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开始活动! 2、小组合作,归纳整理知识网络
3、小组展示整理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协同整理如下:
师:看着我们自己整理的作品感觉怎样? 生:简洁,一目了然。
师:表面上凌乱的知识,经过大家的认真梳理,就变得清晰了,使人了然于心。大家今后要学会利用知识架构图来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甚至每一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把课本学薄,把知识学厚!
三、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师:通过刚才的知识梳理,你认为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错?请 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师板书: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量角和画角、平角和周角)
师:下面,我们就集中解决这三个问题。 (一)、解决问题一: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ppt课件展示问题情境图,同时播放小虫子的问题:“我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我吧 ?” 引出有关线段的特点。
在学生说出线段的特点后,继续提问:“你还学习过哪些与线有关的词语呢?”进而引发学生对“直线、射线”特点的回忆。 2、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现象呢?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吧。(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现象)
3、展示整理:
学生在经历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后,利用
ppt
课件在全班进行整理展示。
4、练习巩固:智力大闯关:
在平时的授课中,我也多次提醒学生经常易出错的题,但效果甚微。于是我运用了ppt课件,从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将易错题汇总,利用复习课演示给学生。 (二)、解决问题二:
1、复习角,认识量角器的组成:
运用ppt课件一 一清晰地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各自拿着自己的量角器,不时地用手指点着,轻声唠叨着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