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三、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
一、A1
1、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对于缺失牙较多的患者说法正确的是
A、确认咬合接触
B、确认咬合高度
C、确认咬合稳定情况
D、检查排牙是否合适
E、以上说法均正确
2、下列有关试戴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初戴说法正确的是
A、就位是否顺利
B、卡环位置是否合适
C、确认铸造支架有无变形
D、支托或支架是否存在咬合高点
E、以上说法均正确
3、义齿初戴时要检查以下内容,除了
A、基牙有无松动、龋坏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B、卡环与(牙合)支托就位、密合
C、基托与黏膜密合,边缘伸展适度,无翘动、压痛
D、连接杆与黏膜接触的紧密程度是否恰当
E、咬合接触是否均匀
4、以下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基托可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
B、前部基托边缘不应位于舌隆突上
C、基托应与牙面密合,对牙齿有一定的压力
D、基托近龈缘处要做缓冲
E、基托应与牙面轻微离开,不对牙齿形成任何压力
5、下列关于义齿初戴情况的检查及处理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有早接触点,应调磨到人工牙和天然牙都有均匀接触
B、如个别牙无(牙合)接触或咬合低,可用自凝塑料恢复咬合
C、边缘过长可导致咬合时疼痛,应做适当修改
D、支托如有移位,必须重新制作
E、连接杆与黏膜接触过紧,则压迫黏膜产生压痛
6、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初戴的检查与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卡环和支托应做到支托与支托凹密合
B、卡环与牙面密合,卡环臂尖在倒凹区
C、支托、卡环体应该不影响咬合
D、卡环体在非倒凹区
E、支托略高时,可磨改早接触点,不能磨改对颌牙
7、模型观测时,调整义齿就位道的方向可以
A、改变基牙倒凹的位置,加大制锁角度
B、改变基牙倒凹的位置,减小制锁角度
C、改变基牙倒凹的深度、坡度,加大制锁角度
D、改变基牙倒凹的深度、坡度,改变制锁角度
E、改变基牙倒凹的深度、坡度,改变倒凹的位置
8、调整基牙间的分散程度可以增强义齿的固位作用因为
A、基牙越分散,各固位体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强
B、基牙越集中,各固位体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强
C、基牙越分散,倒凹的坡度越大
D、基牙越集中,倒凹的坡度越大
E、基牙越分散,义齿越稳定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3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9、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功能、避免组织损伤的基础是
A、义齿的坚固耐用
B、义齿的摘戴方便
C、义齿的外形美观
D、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E、义齿的保健作用
10、与卡环臂固位力大小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
A、卡环的形态、长短和粗细
B、卡环材料的物理特性
C、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
D、卡环的类型
E、卡环的磨光度
11、义齿固位力与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倒凹的坡度的关系
A、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
B、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
C、进入倒凹浅,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
D、进入倒凹浅,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4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E、固位力和倒凹深度和坡度无关
12、基托可以加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作用,其原因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托与黏膜之间存在唾液,三者间有吸附力
B、基托与基牙及邻近牙接触可以形成抵抗义齿移位的力量
C、基托有防止义齿翘动的间接固位作用
D、基托进入制锁区
E、基托进入组织倒凹区
13、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倒凹的坡度一般为
A、倒凹的深度应大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10°B、倒凹的深度应大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20°
C、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10°
D、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20°E、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大于20°
14、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有固位作用
B、对基牙不产生侧向力
C、必须选用同种类型的卡环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