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
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 C. 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2.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 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
D. 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野生类型金鲫鱼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
3.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
A. 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 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C.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4.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下列
关于几种常见的植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卷柏、圆柏都可以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B. 海带依靠根吸收水和无机盐,依靠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 松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其果实通常称为“球果” D. 豌豆粒表层的种皮有保护幼嫩胚的作用
5. 图二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而绘制的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三是该同学绘制的某
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模式图。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图一中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向左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细胞会向左移动
B. 将新鲜绿叶蔬菜煮沸后,水变成绿色是由于图二细胞中的②结构遭到破坏 C. 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绿色结构是图二中的⑤ D. 人体通过图三中的a、b过程形成了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称为保护组织 6. 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雌雄蚕蛾交尾后形成的受精卵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B. 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对,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5对 C. 某正常男性产生的某个正常生殖细胞中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 D. 在青蛙变态发育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数量会增加
7. 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
物及其它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 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鷹
C. 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 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8. 2018年11月26日,某大学老师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
月在中国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件事将艾滋病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热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如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变化情况。根据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图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
B. 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 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婴儿,说明艾滋病既是传染病也是遗传病
D. 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属于传染源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9. 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I.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一生,总结了如下四个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与鸟卵结构中卵黄功能相似的是图一中的______(填图一中数字)。 (2)图二中的a和b是由图一中的______(填图一中数字)结构发育而来。 (3)图四中的7是由图三中的______(填图三中数字)发育来的。
Ⅱ.为了进一步研究绿色植物的生长,该小组成员利用无土栽培(不用土壞,根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杋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其中含有各种所需无机盐的营养液称为完全培养液,缺少魚这一种无机盐的营养液称为缺氮培养液)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表示出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且适宜)
2
组别 甲 乙 玉米幼苗(珠) 处理 10 10 叶片情况 缺氮培养液 发黄 完全培养液 正常 (4)乙组的作用是______。 (5)以上表格资料表明,该实验探究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10. 某同学学习了遗传学后发现人体的许多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耳垂的有无,虹
膜颜色不同,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和美人尖的有无(前额发际线是否突出)等等。其中,她针对美人尖这一性状在人群中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请根据表中调查信息回答问题: 组别 Ⅰ Ⅱ Ⅲ Ⅳ 父母性状 父 母 调查家庭数 子女性状 有美人尖 76 52 61 0 无美人尖 24 21 27 67 有美人尖 有美人尖 80 有美人尖 无美人尖 64 无美人尖 有美人尖 78 无美人尖 无美人尖 55 (1)根据表中第______组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 (2)假如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小红无美人尖,成年后她通过植发植入了美人尖,并与一名无美人尖的男子小李结婚,婚后生下有美人尖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4)某同学在调查一对夫妻时发现,丈夫无美人尖,妻子的父母和妻子均有美人尖但妻子的弟弟无美人尖,则这对夫妻生一个无美人尖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11. 达州市某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生产的番茄鲜嫩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进一步增
加产量,为农民创收,达州市农科所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
(1)白天发生在图一中的生理活动有______(填图一中字母)。
(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点(填图二中字母),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点(填图三中字母)。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表示了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A正确;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正确;
B、在生殖季节,动物都有各自的繁殖方式,鸟类的生殖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燕子的筑巢行为,筑好巢再育雏。是鸟的繁殖行为,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C错误;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是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释实际问题。 2.【答案】D 【解析】
解:A、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A错误
B、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B错误
C、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是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C错误 D、金鱼与金鲫鱼的外形差异很大,属于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
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缺少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身体健康等,A正确。
B、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烟雾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B错误。 C、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正确。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正确。 故选:B。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