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影响电导率仪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18:45: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4 25 26 27 28 29 30

144.9 147.9 150.6 153.7 156.1 159.2 161.9

图6 GBW(E)130108氯化钾溶液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分析图

表4、表5、表6均为不同温度下GBW(E)130108氯化钾电导率溶液的电导率值,从图4、图5、图6中可以得出温度在15℃~17℃和18℃~30℃时斜率不变,即电导率增加量不变,在17℃~18℃时斜率突然增加,即电导率增加量突然变大。但总体来说,温度与电导率仍成线性相关,且成正比关系。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除温度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GBW(E)130107氯化钾电导率溶液与GBW(E)130108氯化钾电导率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关系,且成正比关系。

24

4.2.3研究浓度影响电导率测量结果的实验

1. 实验准备

打开数字电导率仪进行校准,即将功能设为校正状态,量程设为200?s,常数校正为1.000,校准后将档位打到“测量档”。准备烧杯(100mL):5个;容量瓶(100mL):4个;移液管(1mL,5mL,10mL) 各1个;样品:NaCl 0.1000mol/L溶液; CuSO4 0.1000mol/L溶液; K2SO4 0.1000mol/L溶液; Al2O3 0.1000mol/L溶液;蒸馏水。将测量探头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浸泡约5分钟。再将4种溶液分别配置成7种不同浓度,准备实验。

2. 实验过程

将浸泡好的测量探头用吸水纸吸去蒸馏水,然后放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样品中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4.2.4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测量结果如下:

表7 氯化钠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结果

测量溶液名称

浓度(mol/L) 电导率(?s/cm)

表8 硫酸铜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结果

测量溶液名称

浓度(mol/L) 电导率(?s/cm)

硫酸铜 氯化钠

1?103 12.6

5?103 17.6

1?104 22.9

5?104 68.0

1?105 121.0

5?105 540.0

1?106 990.0

1?103 4.58

5?103 13.6

1?104 24.6

5?104 103.0

1?105 188.0

5?105 690.0

1?106 1130.0

25

表9 硫酸钾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结果

测量溶液名称

浓度(mol/L) 电导率(?s/cm)

5.3

15.8

29.0

硫酸钾

1?1035?1031?1045?1041?105

127.0

239.0

5?105 1?106

1020.0 1850.0

表10氧化铝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结果

测量溶液名称

浓度(mol/L) 电导率(?s/cm)

氧化铝

1?103 6.1

5?103 21.7

1?104 40.0

5?104 168.0

1?105 319.0

5?105

1?106

1270.0 2190.0

图7 4种测量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实验分析图

26

由图7可知:溶液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浓度变化在3?105mol/L之前,电导率快速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浓度在3?105mol/L之后,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最终将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27

影响电导率仪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sq77o5515nd0e7n2yj9vfqx3d4wu015vv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