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区段的站内和预告区段的轨道电路。不设扼流变压器时,也可用于电气化区段内无电力机车行驶和非电气化区段的站内和预告区段的轨道电路。
2.50Hz电压为 220V范围内、钢轨阻抗不大于0.62∠42°km/Ω、道碴最小 电阻不小于0.6Ω2km,在极限长度范围内,能可靠地满足调整和分路的要求,并能实现一次调整。
3.单受的轨道电路若不带无受电分支和为增设非轨道电路用的扼流变压器 时,极限长度为:
带双扼流变压器和无扼流变压器的轨道电路均为1.5km。
4.一送多受的轨道电路,以标准的0.06Ω分路电阻在区段内任意点分路时, 保证至少有一个轨道继电器可靠落下。
5.每段轨道电路最多可设四个扼流变压器(包括空扼流变压器)。 6.能实现叠加或预叠加电码化。
7.在无迂回回路的条件下,任何故障均有可靠的分路检查。 2.5 25HZ相敏轨道电路主要技术指标
局部110V 旧型 25HZ 相敏 97型 轨道 电路 继电 道岔区段 器有 效电 压 110V5.5V 110V3.3V ± ± ①有效电压为:实测电压3cosβ ②一送多受区段每分支偏差不大于3V ③实测电压可掌握为道岔区段高于测定下限值3~7V,股道区段高于测定下限值5~9V 残压测试用0.06Ω标准分路线 18~25V 股道及大于18~30V 800m无岔区段 继电器残旧型 压 97型 ≤7V ≤7.4V 电子接收器 ≤10V
2.6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方法
(室内继电器:JRJC 70/240;室外变压器:BG-130/25)
(1)、送端电阻使用方法
1、送端带扼流变时:电阻使用4.4Ω;
2、送端无扼流变时:一送一受区段电阻使用0.9Ω;一送多受区段电阻使用1.6Ω。
(2)、受电端变比使用(变压器使用BG130/25时)
频率 HZ 额定容量 一次额定空载电流 二次额定二次额定
VA 电压V mA 电压 V 电流A
25 130 220 ≤30 18.48 7
1、受电带扼流变时:1:13.89(使用Ⅲ1、Ⅲ3、标称电压15.84)
2、受电无扼流变时:1:50 (使用Ⅱ3、Ⅲ1;连接Ⅱ4、Ⅲ2 标称电压4.4V)
调整注意事项如下:
1、送电端限流电阻的数值以及受电端中继变压器的变比,应按原线图的规定加以固定,若调笑限流电阻,将恶化轨道电路的发路,若改变中继变压器的变比,会使受电端连接器材的阻抗和轨道电路的阻抗匹配条件遭到破坏。
2、25Hz相敏轨道电路具有相位选择性,调整供电变压器电压时应注意不要将同名端接错。
3、一送多受的轨道区段,各分支电压应调整至相同或相近的电压值。然后根据其类型按调整表的相应类型来调整轨道电路的供电电压,此时,各轨道继电器上的端电压应在调整表给定的允许电压范围内。
4、应检查机车信号的入口电流是否满足机车信号的要求。在电气化区段钢轨内除信号电流外,还可能会有不平衡牵引电流,这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因此,最好选在天窗时间内进行该项测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5、设有空扼流变压器的轨道电路应对其轨道电路进行补偿。当设有空扼流变压器的轨道电路实施电码化时除对轨道电路进行补偿外,还应对机车信号的电码化信息进行补偿。应机车信号信息的不同所需要的类型也不同,应根据机车信号信息来选择相应类型的补偿器,在规定了补偿器的基础上再按需要调整轨道电路供电电压。
6、不在空扼流变压器和无受电分割的一送一受的轨道电路在道渣电阻最高的情况下,用标准分路线子送电端和受电端分路时应有分路检查,对一送多受的轨道电路随道岔布置的不同,分路最不利的地点也不同,故检查分路除应在送电端和所有受电端进行外,尚需在岔尖及其他地点检查分路。如带有无送电分支还应在无受电分支的末端检查。一送多受时轨道电路是将所有送电端轨道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连再控制轨道继电器以其接点用于信号的各电路中,因而只需保证有一个受电端符合有分路检查的要求。
第3章 25HZ相敏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处理与判断
3.1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查找方法
轨道电路从性质上分类,可分为开路故障和短路故障.从发生地点分类,可分为室内故障和室外故障.查找顺序应当先室内后室外. 1.从控制台上红光带判断故障范围
(1)若发生全站、某咽喉或某一束红时,应检查对应的25HZ电源屏输出是否正常。 (2)某一咽喉区内同时出现不规则的红光带时,应检查上述区段共用的送电电缆是否断线。
(3)若相邻两轨道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时,应检查分界绝缘是否有破损。
(4)若仅出现一个区段红光带时,应以检查该区段内的各项设备为主,首先应判断故障点是室内还是室外。
(5)若是有站内电码化的区段发生故障,可先按一下取消发码按钮。
2.(1)在测试盘上测试故障区段的GJ端电压>15V,且接近或高于日常测试数据,若排除相位错误的可能性(因在正常运用的设备上,只有动线后才能造成),说明故障在室内。 (2)若GJ端电压小于其工作值,故障点在室外的可能性较大,可在分线盘处将故障区段的电缆甩开,在电缆上测量电压,若电压大于或接近日常测试值,说明故障在室内(混线故障)。反之,若甩线后测电缆上的电压与连接时测试的数据基本接近,说明是室外故障。
3.室内故障的分析处理
(1)当测量故障区段的GJ端电压接近或高于正常数据时,可能发生的故障部位有:JRJC-70/240继电器故障、电气集中区段组合内的DGJ不良或励磁回路故障。、继电器插接不良。
查找上述故障的方法:首先在二元二位继电器3-4线圈上测量电压,在检查局部电压110V是否送至1、2,若电压正常,应检查继电器是否插接良好,若插接良好,继电器不动作,应更换继电器。若二元二位继电器励磁吸起,区段仍有红光带,应检查区段组合内的DCJ和DGJF及其励磁回路。可在继电器线包、侧面端子(轨道架、组合架)上测量电压,检查回路有无断点,器材是否良好。
(2)当测量故障区段的GJ端电压低于继电器工作值,在分线盘甩线后,确认为室内故障后,可采用断线法查找混线点。可能发生的故障部位有:硒盒短路、防护盒不良、线段混线。
当不能直观判断故障点是否在室内时,利用万用表首先测量分线盘送电和受电端子,如果正线送点端子有110V电压或侧线送电端子有220V电压,说明室内送电部分良好,反之说明室内送电部分故障..如果受电端子电压高于平时正常电压,说明室内受电端子有断线故障,如果受电端子比平时正常电压明显下降,应甩开受电端子进行测量,如果电压升高,故障点在室内,还应测量局部线圈和防雷硒堆部分是否正常,如果甩开受电端子测电压仍然低为室外故障,应及时去室外查找。
4.室外故障的分析处理
(1)测量送端轨面电压及送端轨道电流,可能有一下四种情况 ①轨面电压高于正常值,轨道电流低于正常值(或很小),可确定为轨道及受电端有虚接或开路。
②轨面电压低于正常值,轨道电流高于正常值,可确定为轨道及受电端有虚混或短路。 ③轨面电压及轨道电流均低于正常值,可确定为送端引接线虚混、需接或送端器材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