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项脊轩志》学案教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14:3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高二语文(下)学案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学案

【学习导航】:

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3、积累文言字词、

4、体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运用白描写人的手法。 【重点难点】: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知识链接】

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幼年丧母,仁途坎坷。 2、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以后参加八次会试,均没有考中。

授长兴知县。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3、解题: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事实上,读完全文,让我们感受到:归有光别号“项脊生”,从小就志向远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项脊”二字,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的人生理想。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4、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改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和创作对清代桐城派影响很大。 5、“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前面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属游记,就属这类文体。 【课堂导学】

一、初读课文,断句正音 尘泥渗漉( ) 修葺 ( ) 偃( )仰啸歌 冥然兀( 迨( )诸父异爨( ) 先大母婢也( 令人长号(

第 1 页 共 1 页

垣墙周庭( ) 旧时栏楯( )

)坐,万籁( )无声 象笏( ) 逾( )庖而宴 家有老妪( )

) 以手阖(

)门 )

)先妣(

) 呱呱而泣(

)不自禁( ) 余扃牖而居(

二、1、第一自然段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

2017高二语文(下)学案

2、通过写项脊轩来写作者“我”,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接下来的段落,作者写了那些事?写了那些人?表现了一个什么“我”?

4、写这些人物由一个什么字来统领?为什么这些人物给作者一种“悲”感?

5、分别说出作者都回忆了母亲、祖母、妻子那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课本上划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 1)、对母亲的刻画及作者的情感。

2)、对祖母的回忆及作者情感。

3)、回忆妻子。

6、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写了哪些悲喜之事?

7、有人称赞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本文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三、课后巩固,能力提升 (一)填空题

1.《项脊轩志》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 》,项脊轩是 名,“志”是 意思。本文通过记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了 、 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 、 和 的思想感情。

2.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

是 , , , , 。 (二)选择题

1.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a. 流入 b. 集中 c. 记载)。 ② 迨(a. 趁着 b. 等到 c. 赶上)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 客逾(a. 超过 b. 更加 c. 越过)庖而宴。

第 2 页 共 2 页

2017高二语文(下)学案

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a. 盖子 b. 遮掩 c. 伞盖)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 C.吾家读书久不效。 .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3.与下面例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A.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D. 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A.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C. 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四、重点字词句整理 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 今:庙宇里的住持) 2、墙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 今:经常) 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 今:扎头发) 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 (副词,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副词,起初,起先) 2、过

日过午已昏 (动词,偏过) 大母过余曰 (动词,探望) 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3、置

顾视无可置者 (动词,放置) 内外多置小门 (动词,设置) 4、而

余扃牖而居 (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连词,表并列) 墙往往而是 (连词,表修饰) 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尔”,代词,你的) 呱呱而哭泣 (连词,表修饰) 5、为

始为篱,已为墙 (动词,扎/砌) 轩东故尝为厨 (判断词,是) 庭中通南北为一 (判断词,是)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介词,为,给) 6、以

以当南日 (连词,表目的,用来) 能以足音辨人 (介词,凭借) 执此以朝 (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

第 3 页 共 3 页

2017高二语文(下)学案

7、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做) 妪每谓余曰 (告诉,对……说)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先妣尝一至 (数词,一次) 9、日

不能得日(阳光) 日过午已昏 (太阳) 一日,大母过余曰 (天,一昼夜为日)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在……之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已故的) 11、前

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 (前面)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词,指象笏) 儿之成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顷之(助词,调节音节) 13、西

东犬西吠 (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室西连于中闺 (西边) 14、得

不能得日 (照到) 得不焚 (能够) 15、已

日过午已昏 (副词,已经) 已为墙 (副词,不久) 16、当

以当南日 (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 17、然

室始洞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 (连词,然而,但是) 18、书

借书满架 (书籍) 或凭几学书(写字)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 欲食乎 (吃) 20、大

大类女郎也 (副词,很,非常) 先大母婢也 (大母,双音节词,指祖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动词前的指示代词,……的……)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介词,由,自) 从余问古事 (动词,跟从) 23、自

第 4 页 共 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项脊轩志》学案教师版 的文档
《项脊轩志》学案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bzf81t5vy38gut0xsx29kcek7hm3l0141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