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B C D 淀粉﹣混合物 苯酚﹣有机物 液氯﹣非电解质 胆矾﹣分子晶体 明矾﹣纯净物 纯碱﹣盐 碳酸钙﹣强电解质 食盐晶体﹣离子晶体 盐酸﹣化合物 水﹣氧化物 醋酸﹣弱电解质 金刚石﹣原子晶体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时,振荡过程中需要放气,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 B.加热胆矾晶体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图3装置 C.分离CCl4和I2的混合液,如图1和图2操作 D.蒸馏海水得到淡水,用图4装置
3.下列物质:钠、Br2、CO2、SO3、NH3、H2S、硫酸、醋酸、Ba(OH)2、NH3?H2O、氯
化钠、硫酸钡、乙醇、盐酸、蔗糖、胆矾,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的分别有( )
A.9种、7种、6种 B.9种、5种、6种 C.7种、5种、4种 D.8种、5种、5种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铝的密度为2.7 g/cm3,则1个Al原子的体积为(
)cm3
B.25℃、101KPa下,16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电子数为8NA C.25℃、101KPa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D.0℃、101KPa下,等体积的CH4和CCl4中含C原子数相等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试剂 分离方法 A 硝酸钾固体(氯化钠) 蒸馏水 重结晶 B 二氧化碳(氯化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NaOH溶液 C 乙酸乙酯(乙酸) 分液 D 甲烷(乙烯) 硫酸 洗气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④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⑥1mol FeCl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约为NA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2H4和C3H6 B.同质量、不同体积的CO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 D.同压强、同体积的CO2和SO2
8.下列关于物质的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5.85 g NaCl固体溶于1 L水中可配成0.1mol/L的NaCl 溶液 B.500 ml 0.5mol/L 的NaOH溶液含NaOH分子0.25 mol
C.把200mL 3mol/L的BaCl2溶液跟100mL 3mol/L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
D.把100g 20%的NaCl溶液跟100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9.把17.1g Ba(OH)2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 1mol/L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醋酸 B.碳酸钠溶液 C.CuSO4溶液 D.KCl溶液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铁和盐酸:O2﹣+2H+═H2O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OH﹣+CO2═CaCO3↓+H2O
C.澄清石灰水和Ca(HCO3)2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D.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镁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11.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0.57 mol B.2.25mol C.2 mol D.0.63mol 12.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K+ CH3COO﹣ SO42﹣ Na+
B.含有0.1mol/LCa2+的溶液中:Na+SO42﹣ K+ Cl﹣ C.含有0.1mol/LMg2+的溶液中:Na+SO42﹣ K+ HCO3﹣ D.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K+ HCO3﹣Ba2+Cl﹣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1.6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O2的体积约为2.24 L B.在25℃、101KPa时,24.5L氨气所含质子数约为10NA
C.0.3 mol?L﹣1硫酸钠溶液中所含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D.25℃、101KPa下,2.24 L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0.2NA 1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分散剂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5.室温下如图,关闭活塞,在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H2和Cl2,且恰好使
H2+Cl2=2HCl,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点燃使H2与Cl2充分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恢复到原温度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最终容器内无H2存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