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反应物只有浓
HSO
2
4。
— SO3H
+
HO—SO3H
→
+
H2O
苯磺酸
·磺化反应定义
【板书 】( 3)加成反应
A.与
H
2加成
反应条件: 180~ 250℃, Ni 催化剂。
催化剂
+3
H2 →
环己烷
B.与
Cl2
加成
·反应条件:紫外线
·产物:
俗称“六六六” ,曾作为农药,现
已被限制使用,因为它通过食物链积累毒性。
【小结】
苯的特殊结构
决定
特殊性质
表现在:既有类似
饱和烃的取代,又有类似的不饱和烃的加成。
之所以可加成,是因为 从分子式 C 6 H 6上看,苯的确远远未达 饱和 之所以易取代,而不易 加成,是因为大
键极稳定,难于突破
★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复习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
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
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性质上的相似性。
但
由于苯环和烷基的相互作用, 会对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产生什
么影响呢?
【板书】 二、苯的同系物
1、结构特点: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
的产物。
通式: C nH 2n-6 (n≥ 6)
物理性质 : 基本上都比水轻
2、通性:
水
化学性质 : 均可燃 ; 均易发生取代反应
3、甲苯
( 1)分子组成与结构:
CH
分子式 7 8 ,结构式
( 2)与苯不同的特性:
卤代反应 : 易在 CH 3的邻位,对位上取代基
取代反应
在 CH 3的邻位和对位均有 NO2 (三硝基甲苯 ,
硝化反应 : 俗称TNT,其性质及用途 )
0
【演示实验 2-2】
氧化反应:可使
KMnO(H
4
)
溶液褪色。
【小结】
的取代反应比
更容易,且邻,对位取代更容
)对苯环之影响
易,表明了侧链(
CH 3
的氧化反应比 更易发生,表明苯环对侧链
(
CH 3
)的影响(使
CH3 上的 H 活性增大)
4、二甲苯
1)分子式: CH8 10
2)结构式:有三种同分异构体,苯环上两
CH 3 位置依次
为邻位、间位、对位。
它们均与乙苯
是同分异构体
3)与苯不同的特性:
氧化反应:可使 ·苯环上的KMnO 4 (H
)
溶液褪色。
CH 3 均被氧化成-COOH。
·无论苯环上取代基有多少个
后,取代基均只余一个
C 原子, KMnO( H 4
)
氧化
C 原子,且变成 -COOH 。
三、芳香烃及稠环芳香烃(了解)
定义及名称来源
1.芳香烃:
苯与苯的同系物均为芳 香烃
2.稠环芳香烃。
有些稠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又称致癌芳香烃。
【简介】
CH
A .萘
10 8
CH
B .蒽
14 10
CH
C.菲
14 10
四、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结合课本的介绍作简要的说
明)
【小结】
烃的分类
分子式通式
饱和链烃
链烃(脂肪烃) 烃
饱和环烃
环烃
芳香烃
烷烃
Cn H 2n 2 (n 1) C n H 2 n (n 2)
烯烃 炔烃
不饱和链烃
CH n n 二烯烃
环烷烃
(n 4)
Cn H 2 n (n 3)
2n 2CH 2 n 2 ( n 2)
苯和苯的同系物
CHn
稠环芳香烃 : 萘, 蒽等
【布置作业】课本
2n
6 (n 6)
39 页的课后习题的第 1、 3、4 题作为课
内作业。
课后反思:
第三节 卤代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在 NaOH 水溶液中发生的取代反应和在 NaOH 醇溶液中发生的消去反应。
2、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 并通过对有关卤代
烃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对氟利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增
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注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
——卤素原子(— 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有关卤代烃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
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师:在高一我们就已经接触了1, 2—二溴乙烷、
氯乙烯、 溴苯, 它们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一类。 像这些在结构上
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称为卤代烃。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
【板书】 第三节
卤代烃
一、溴乙烷
1、溴乙烷的分子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