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A)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运用(100分) (共11题;共98分)
1. (10分)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边陲——________ 摇曳——________ 推敲——________ 懊恼——________ 雄伟——________ 奇异——________ 依靠——________ 愚笨——________ 2. (4分) (2019三下·龙岗期中) 下列词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纤细(qiān) 王朝(zhāo) 似乎(shì) 保存(bǎo) B . 痛快(tòng) 飘动(piāo) 各自(zì) 苏醒(shū) C . 沿途(yán) 艳丽(yàn) 组成(zǔ) 舞蹈(dǎo) 3. (4分) 查字典填空。
(1) 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________(①发抖 ②青绿色)。(填序号)
(2) “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
4. (4分) (2019四下·长春期中)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列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1) ________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________我的成绩提高很快。
(2) 周末到了,________选择看课外书,________选择打羽毛球, 我举棋未定。 (3) ________妈妈怎么劝说,________无法动摇我学习舞蹈的决心。
(4) ________没有站在领奖台上,________我为自己的积极参与感到无比的骄傲。
第 1 页 共 7 页
5. (2分) 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同学们在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________
(2) 从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________ (3) 同学们就在这巴掌大的操场上游戏、玩耍。________
(4) 下雨了,那清脆的雨声,就像迷人的音乐,令人陶醉。________ 6. (4分) (2019六下·吴忠期中) 判断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的风俗,《藏戏》介绍的是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2)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一句中“开张”指商家开始营业。 (3) 诸葛亮、刘备、曹操和武松都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4) 傣家竹楼至今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5) 张思德同志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6)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食指。 7. (6分) (2019五下·龙岗期末) 按要求写句子。
(1) 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缩句) (2) 葡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8. (4分) (2018·市中区) 用于下面的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首诗是( )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内迁成立西南联大。当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西南联大师生耳边,他们不禁诵读古诗,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A . 曹植的《七步诗》 B . 于谦的《石灰吟》 C . 郑燮的《竹石》
D .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 2 页 共 7 页
9. (12.0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 我会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 抖动________ 好像________ 飞跑________ (3) 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近(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____而____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________的景象。
(5) 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10. (18.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自然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第 3 页 共 7 页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 (1) 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1,“秀发”指的是2。
(2) 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请你按顺序总结。 (3) 短文的结构是( ) A . 分总 B . 总分 C . 总分总
(4) 你爱大自然吗?爱它的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1. (30分) 小练笔。
请你代新月中队出一则通知。请全班同学明天(4月8日)下午2点到公园参加学雷锋活动。
第 4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