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8:33: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关于导学案的相关问题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着眼点和侧重点;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关于导学案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说明: 一、导学案的类型及栏目设置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 ———————————————— 一、导学案的类型与栏目设置

根据课型不同,导学案的栏目设置也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把导学案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新授课、总结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习题训练课。 1、知识新授课

知识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拓展提高”、“知识建构,巩固检查”、“延伸训练,提升能力”等部分。 2、总结复习课

总结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复习目标”、“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延伸训练,综合拓展”等部分。 3、测试讲评课

测试讲评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讲评目标”、“试卷正答案率统计”、“典型试题分析”、“变式训练 ”四个部分。 4、习题训练课

习题训练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例题”、“随堂练习”、“解题方法点拨”、“课后巩固练习”四个部分。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1、新授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第一、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重视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的文字表述要落实简约化原则,符合教情、学情,不要照搬教参,冗长罗嗦。学习目标不要写成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第二、 学案中要体现学习重、难点。

文字表述要简洁,不照搬教参。对照着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目标。一个学案中教师要突出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和突破难点。

第三、学法指导。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并不是一般的通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说教,也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有这些方面,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2)学习过程

第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通过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列出自学提纲(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整合,如图表、知识树等形式),特别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整合。最好不要采用填空的形式。

第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以便把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在小组内解决,再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在班内进行交流解决。教师可预先将知识点尤其是重点、考点,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第三、 拓展延伸,感悟社会。

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深刻研究教材、发掘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情感教育点,体现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第四、 知识建构(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

(3)巩固练习。

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4)学习感悟。

包括小结、知识网络图、感想、疑惑、巩固练习、自我评价表等。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点、生成点、困惑点,从而学有所得。

2、复习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复习目标

第一,课标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课标》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第二,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点难点。

(2)课堂导学。 第一,自主梳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地回顾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第二、问题导学。

问题的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第三、典题训练。

可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第四、精讲点拨。

要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来进行,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第五、 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3)课堂检测。

要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4)课后作业。

应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在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3、讲评课学案主要环节 (1)讲评目标

教师可将“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各种考试中的

“典型链接”在导学案上展示出来。

(2)课堂导学。 第一,预习案。

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第二,试卷分析。

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案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

题的出错情况;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第三,自主分析。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

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第四,分类解析。

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可先让学生分析展示,由其他学生补充

或订正,再由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和评价。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要着重于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必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3)课堂检测。

针对错题的原因,要选取合适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4)课后作业。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

果,是训练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4、训练课导学案主要环节

(1)训练目标。

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训练试题。

(2)课堂导学。

第一,典型试题引领。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精讲,使学生明确同一类问题的

解题规律与方法,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二,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练习题的内容。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和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第三,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

提出。

第四,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

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3)课堂检测。

第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

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

体系。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作好整理记录。

(4)课后作业。

对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地挑选教辅上的

习题,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学案使用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

精讲点拨——巩固练习。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

抽批部分学案,了解学习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建构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一是教师应该指导学

生预习教材,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但并非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串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中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这样做到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二是要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进行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的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效果。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成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呢?应该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高质量的自主学习。

课前自学的质量,是保证学案有效实施的关键。学生拿到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预习时,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板快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课堂上合作学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使用导学案的主观积极性,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但更多的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在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使用时教师根据学情将适当增删的

搜索更多关于: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的文档
导学案的主要环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c9uj70bnk6i8ss1c8w102tjb2ixwe014m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