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2.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
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3
3
4.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5.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2009年10月1日,我国蒙古族传承的演唱形式“呼麦”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呼麦”演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演唱有时音调特别高,此时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B.“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特别美妙,所以它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D.“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喉振动产生的 8.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9.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10.如图表示了某物体从一种物态变成另一种物态的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物质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吸热过程 C.t=0时刻物体没有内能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放热 二、填空题
11.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2.如甲图所示,小明看物体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小明应佩戴用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有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如图乙,其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填“实或“虚)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变发生变化。A点与水面相距1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m;若水位下降,则光斑B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5.音叉被敲击时会发声,说明了声音由物体_________产生,如图所示,是几种音叉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
16.小明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得结果如下:L1=1.41m,L2=1.42m,L3=1.31m,L4=1.43m。分析数据,小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有一瓶水(未装满),瓶里水的质量130g,瓶子的容积250m1,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把质量为10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直到放入第30块小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求: (1)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质量? (2)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8.2018年元旦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梅州旅游,从丰顺到梅州大约是76km,小明看到了一下时间,从丰顺出发时间是9:30,到达梅州是时间是10:30,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小明爸爸驾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靓靓同学想测量一个贝壳的密度,准备了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她的测量方法如下: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贝壳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甲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_____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按规定在_____盘加入50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_____(小于/等于/大于)50g,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直至天平平衡。按照图甲所示,读出贝壳的质量m=_____g。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由上述实验得到溢出水的体积是: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贝壳的密度是:_____(以上两空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字母符号表示)。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在图甲实验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____放置,纸板的作用是为了_____
(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入射角并测出反射角大小后,分析得出: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图乙中,将纸板F往后折时,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图甲实验中,有两位同学的眼睛分别位于A、B处时,均能通过镜子看到对方的眼睛,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若光沿NO入射,则反射角大小等于_____度。 2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将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利用水给冰加热,目的是_____。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性质制成的,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 (3)图乙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成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特点是:_____。
(4)若不计热量损失物质在AB和BC两段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则Q1:Q2=_____[c冰=2.1×103J/(kg?℃)]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填符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误差
23.以下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