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天 B. 月 C.季度 D.年
33、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 B )距离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10m B. 20m C.30m D.50m
3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臵,必须安设在距离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小于( B )的进风流中。
A.5m B. 10m C.20m D.30m
35、采用2台局部通风机间隔串联为掘进工作面送风时,为避免循环风,2台局部通风机的间距一般不得大于风筒全长的( B )。 A.1/2 B. 1/3 C.1/4 D.1/5
36、为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必须装备的“风电闭锁”装臵是指( C )。
A.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停转后,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的供电电源。 B.只有检测到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限,才能被启动。
C.停止送风后立即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送风后才能给其复电。 37、造成局部通风机循环风的原因是( D )。 A.风筒破损严重,漏风量过大 B.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太大
C.矿井总风压的供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 D.矿井总风压的供风量小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
38、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C )。 A.10m B. 20m C.30m D.50m 39、主通风机扩散器的作用是( D )。 A.提高通风机速压 B. 降低通风机全压 C.增加通风机运转功率 D.增加通风机的有效静压 40、调节风窗应该尽可能安设在( C )。
A.进风巷道 B. 采掘工作面 C.回风巷道 D.井筒内
41、井下主要硐室(包括火药库、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等),必须实行( C )通风。
A.角联 B. 串联 C. 独立 D. 局部通风机 42、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C)。 A. 切断电源,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B. 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C.切断电源,设臵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43、进风风流中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扩散通风深度不超过(A)且入口宽度不小于1.5m,且无瓦斯涌出。 A.6m B.5m C.10m
44、风门的开启方向,应逆着风流,同时,门框要朝风流方向倾斜成(C)的角度,以借助风门自重而关闭。 A.70-80° B. 65-70° C. 80-85°
4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摄氏25度。冬季进风井必须装设暖风设备,保持进风温度在摄氏(C)以上。 A.12℃ B.8℃ C.2℃
4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B)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10m B.20m C.5m D.15m
47、( C )是引起矿工矽肺病及其它综合性尘肺病的主要原因,其在矿岩中含量的高低,是制定矿尘卫生标准及拟定通风方案的依据。 A.游离SO2 B. 游离NO2 C. 游离SiO2 D.CO 48、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C)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A.8 B.16 C.20 D.24
49、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其总容量的( B )以上。 A.40% B. 50% C.60% D.70% 50、初次来压前工作面处于( B )。 A.增压区 B.减压区 C.稳压区 51、初次来压后老顶会形成( C )。
A.两端固定的“梁” B.砌体梁 C.悬臂梁 52、回采空间直接维护的对象是( A )。 A.直接顶 B. 老顶 C.伪顶
53、在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支架的可缩量以及采空区处理方法等,(B)起着决定性作用。
A.直接顶 B. 老顶 C.伪顶
54、在支架选型、支护方式的确定中,(A)起着主导的作用。 A.直接顶 B. 老顶 C.伪顶
55、一般情况下,老顶岩层对工作面的顶板压力的影响主要决定于( B )。
A.老顶的厚度 B.直接顶的厚度 C.老顶与直接顶的厚度和 56、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必须为(A)。 A.本安型信号 B.增安型信号 C.一般型信号
57、胶带输送机开关附近(A)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材料支护。 A.20 B.40 C.50 D.60
57、井下主要进、回风道要定期冲刷积尘,至少每(A)冲刷一次。 A.月 B.季 C.半年
58、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C)毫米连续长度超过5米的煤尘堆积。
A.4 B.3 C.2
59、采煤机、掘进机都应安装有效的(C)喷雾装臵。 A.内 B.外 C.内外 60、作业地点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B)次。 A.1 B.2 C.3
61、在巷道中检测瓦斯浓度应重点检测巷道断面( C)的瓦斯浓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