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能教学方法探讨-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能教学方法探讨
文/张玉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在数控技能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数控人才培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数控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并就数控技术的教学方法及中职院校数控教学的方向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数控教学?发展现状?教学方法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许多行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这使得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顺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要求,制造业变革成为必然趋势。数控技术应用水平是衡量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制造业生产要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离不开数控技术。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中国打造成“世界制造中心”,迫切要求我国职业院校为制造业输送一批专业数控人才,提升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 一、数控技能教学现状简析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对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的加大,各中等职业院校对数控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步上升。由于数控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学科,教学的过程应当做到尽可能精细,并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升我国中职院校数控教学的质量。
1.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较薄弱
受我国教学体制的影响,中职院校的生源水平普遍不高。这给我国中职院校数控技能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基础较差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控基础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知识的学习程度。数控技术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知识的难易程度也是不断加深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较为单一。这将造成学生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必备的知识,对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 2.职业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职业教育数控技能培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和师资力量对比上。经济基础好、工业发展起步早的沿海地区,主要是一线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且大部分具备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也倾向于留在发达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3.数控技能课程实践性不强
数控技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能人才培养上大多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课上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多,且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自动编程等专业技能的训练强度不足。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大多选择模拟机作为数控设备,它不仅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还方便学生操作,但模拟机的兼容性程度相对较低,模拟操作与实际生产过程存在一些差别,这就可能使得教学过程不能有效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设备的能力。
4.教师职业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一般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负责认真听讲,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一味地完成知识点讲解,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方法死板缺乏创新,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特别是数控技术这类专业性极强、知识点复杂的学科,学生会在对新知识的困惑中对数控技术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会对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造成影响。 5.教师专业技能素质相对低
中等职业院校对数控专业教师的从业资格有一定的要求。数控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同时具备参与生产企业的实践锻炼的经验,熟悉生产企业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流程。但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并不高,也导致了数控教师技能水平偏低,缺少能够承担数控教育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即取得教师资格证和专业工程师资格证的双证人才。 二、数控技能培养方法
数控技能的学习一般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以操作技能的提升为主线,主要是数控知识点的专项学习和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后,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1.互动式体验课堂的教学方法
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专业型的人才,需要的是具备一定创新思想的技术人员,因此中职院校的数控机床教学课堂应当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课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CAD/CAM助学法
仿真软件和建模软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系统。中职院校有选择地构建相关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