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言的感知
布洛卡区,第三额回后部,动作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颞上回,接收性失语症,词盲,弓形束
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阅读障碍
? 口语感知
? ?
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听者了解讲话者话语的百分率
影响因素: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上下文、句法/语义作用
? 书面语言的感知——词的再认
? 定义:从印刷文字材料中提取单词的形、音、义特征的过程
?
影响因素:部位信息、使用频率、词长或笔画数、词形结构、语音、上下文
语言的理解
? 定义:揭示语言意义的过程 ? 阶段
? ?
知觉:接受语言刺激,并进行初步加工
解析: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意义,理解的最重要阶段
? 应用:对语言刺激做出反应
? 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 ? 理解语言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 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单词、短语和句子、涵义
语言的理解
? 影响因素:
? ?
语言知识:句法(词序、语序)、语义 语境
? 广义:语言活动的具体情境,包括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等
? 狭义:上下文、前言后语
? ?
句子与课文的结构
特定的生活经验的作用
? 脚本
? 事件进行的标准顺序和场景
第九章 动机
动机
? 定义
?
由一定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 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 功能
? 激活 ? 指向
?
需要
? 定义
? (脑对)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 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 重要性
? 需要是个性积极活动的源泉
17
维持和调整
?
需要
? 定义
? ? ? ?
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脑对)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需要是个性积极活动的源泉 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 重要性
? 结构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五个层次 ? 相互关系
? 层次越低力量越大 ? 低层次出现较早 ? 缺失的/生长的
? 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
动机和工作效率
? 动机强度
? 与目标价值的关系:目标意义越大,动机越强
? 与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预期的关系:预期越强,动机越强
? 耶基斯-多得森法则——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 ? ? ?
两者关系是倒“U”形曲线
动机为中等强度水平时,活动的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性质的关系
? 简单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上升
? 复杂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下降
? 耶基斯-多得森法则——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 ? ? ?
两者关系是倒“U”形曲线
动机为中等强度水平时,活动的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性质的关系
? 简单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上升
? 复杂任务最佳动机水平下降
? 自我功效理论
? ? ?
班杜拉:决策是主动的,期待、注意和评价等认知因素起重要作用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强化
期待的类型
? 结果期待: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
? 效果期待:对自己完成行为的能力的估计 自我效能感:效果期待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为的动机水平
? ?
动机的认知理论
? 归因理论
? 归因:从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 维纳指出
? 归因有两个维度
? 内外
18
? 稳定性
动机种类
? 只有把自己的行为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内部稳定因素的时候,才会产生情绪反应,并影响行为
? 成就目标理论
? 尼科尔斯和德韦克等提出
? 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 ?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
? 任务标准:能否达到任务要求 ? 自我标准:能否比以前做得更好 ? 他人标准:能否比群体中其他人做得更好
? 成就目标理论
?
成就目标类型
? 掌握目标:成功就是掌握和提高,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来
评价个体的表现 ? 成绩目标:取得好名次才是成功,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 ?
成就目标类型与动机行为模式
? 掌握目标定向与积极的动机和结果相关联
? 成绩目标定向往往焦虑水平高,回避挑战性任务
? 自我决定理论
? 德西和瑞安提出
?
强调自我在动机产生中的能动作用
? 解释信息的因果取向
? 个人取向: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自主取向 ? 非个人取向:行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控制取向
?
强调自我在动机产生中的能动作用
? 行为类型
? 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需要的认识,涉及行为的选择 ? 非自我决定行为:受外在刺激的控制,不是真正的选择,是无动机的行为
? 动机的来源:驱力、需要和情绪,彼此相互影响和干扰
? 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强调自我在动机产生中的能动作用
? 行为类型
? 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需要的认识,涉及行为的选择 ? 非自我决定行为:受外在刺激的控制,不是真正的选择,是无动机的行为
? 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 ? 社会性动机
? 兴趣
? 定义: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 形成:探究活动 ? 种类
?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 社会性动机
? 成就动机
19
? ?
意志行动
权力动机 交往动机
? 意志
? 定义: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
程 ?
作用:具有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可以看作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
? 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为
意志行动
?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 ? ?
冲突:由于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目标而出现的动机斗争 冲突总与情绪状态相伴随 种类
? 接近-接近
? 回避-回避 ? 接近-回避 ? 多重接近-回避
? 挫折
? 定义:意志行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而产
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
挫折涵义
? 挫折情境
? 挫折认知 ? 挫折行为
? 三者同时存在时构成心理挫折
?
挫折感的形成
? 客观因素:自然和社会因素
? 主观因素
? 生理因素
? ?
? 心理因素:期望、抱负水平等
挫折反应:情绪反应、理智性反应、个性的变化
增强挫折承受力:正确对待、改善情境、总结经验、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及其作用
? 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估
? 环境符合需要则产生正性情绪,反之则产生负性情绪
情绪和情感及其作用
?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 ? ?
情绪:生理的、情境性的、变化快的、表面的、冲动的
情感:社会的、情境影响小、稳定的、深刻的、较少冲动
联系: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来,并通过情绪表现;情绪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彼此依存、相互交融
? 作用:动机作用、适应作用、信号作用
情绪的生理机制
? 脑中枢机制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