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
2017.11
本试题卷共3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生食其污染的贝类会引发急性腹泻。则该病毒 A.进人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 B.RNA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 D.在其核糖体上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的形成都与高尔基体有关 B.都能产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都能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都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3.科研者发现,人体只有视神经细胞的组胞膜上存在磁感应受体MagR(一种铁硫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强酸、强碱都会使MagR变性
B.MagR溶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加热发生紫色反应 C.MagR蛋白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D.MagR基因在视神经细胞中被选择性表达 4.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淀粉、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少 C.脂肪和性激素都属于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D.某些无机盐是组成磷脂和纤维素的重要成分 5.关于生物体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绵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H2O
B.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均有H2O参与反应 C.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D.液泡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6.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人甲分解为CO2,和H2O B.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乙
C.甲和丙含有的核酸种类相同 D.丙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
7.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
+
浓度是膜内的10倍,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即ATP酶)有关,其运输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B.Na和K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
C.温度升高会使离子泵运输Na和K的速率变快
1
D,该运输过程持续进行会导致细胞内积累大量的ADP 8.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 C.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D.醉母菌细胞利用02 9.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突触后膜
B.精子进人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才能实现 C.相邻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D.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 10.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用淀粉酶和淀粉、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时,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B.用过氧化氢和新鲜的猪肝研摩液、氯化铁溶液来验证酶的高效性 C.以过氧化氢为底物,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D.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将其加人蛋清中再加人缓冲液 11.将若干长度、生理状况相同的鲜萝卜条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清水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
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比吸收葡萄糖快
D.45min时,甘油组、葡萄糖组的细胞液浓度都与实验前相等
12.如图表示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光照
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活细胞内都能进行
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持续进行
D.过程③产生的[H]、ATP都不能用于过程①
13.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存在稳定性差异,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核苷酸不同 B.DNA不同 C.mRNA不同 D.蛋白质不同 14.下列对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
B.癌细胞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C.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有利于人体发育和维持内环境稳态 D.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1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以后的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6.正常情况下,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一个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 1 B.核DNA数目比值为2: 1
C.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2
D.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17.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
B.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 D.与类比推理相比,假说一演绎法所得结论更可靠
18.鸡的羽毛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雄性卷毛鸡和一只雌性卷毛鸡交配,所得子代为50%卷毛鸡、25%野生型、25%丝状羽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发生。欲获得大量卷毛鸡,最好采用的杂交方式是
A.野生型x丝状羽鸡 B.卷毛鸡x卷毛鸡 C.卷毛鸡x野生型 D.野生型x野生型
19.猫的无尾、有尾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每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0.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再均分成两组,让一组全部自交,另一组株间自由传粉,则两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4,1/2 B.2/3,5/9 C.1/3,4/9 D.3/4,1/2
21.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阴影代表患者,其余为正常)。假设III2和III3,所生孩子H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1/7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B.I1、I4和II2,一定是杂合子
c.II3、 III1和III3,一定是杂合子 D.III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7/18
22.某动物毛色由常染色体上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控制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完全抑制A基因,隐性基因a、b、d均无上述功能。让两个纯合黄色个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为黄:褐:黑=52:3:9,则亲本组合是
A.AAbbDDxaabbdd 或aabbDDxaabbdd B.AAbbDDxaBBdd 或AABBDDxabdd
C.AABBDDxaaBBdd 或AAbbDDxaabbdd D.aBBDDXabdd 或AAbbDDxaBBDD
23.某种植物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
B.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4种
D.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纯合子植株
24.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页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32
C.保温时间过长会使P标记的噬菌体组上清液的放射性
35
D.搅拌不充分会使S标记的噬菌体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25.真核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解旋酶使DNA双链打开需消耗ATP
B.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D.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
26.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他们研究发现某基因可以编码一种蛋白质,其含量变化能引起生物的节律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性状实现的基础 B.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C.与翻译相比,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D.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
27.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组变异的个体 B.该植株花药培养得到的个体是二倍体
C.该植株正常联会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
D.该植味异常联会形成的配子与正常配子受情可发育成三倍体
2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B.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C.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适宜选择生男孩 D.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
29.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杭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连续自交六代,在自然情况下,Y、R的基因频率和yyRR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基本不变、增大;增大 B.增大、增大;减小
C.减小、减小;增大 D.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
30 臭虫以吸人血为生,某地区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能渗透昆虫外壳,影响其神经活动)以消灭臭虫,臭虫却形成了较厚的外壳,且神经末梢抗性增强。下列说法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A.各种变异均产生臭虫进化的原材料 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臭虫进化的方向 C.生殖隔离是臭虫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外壳增厚的臭虫与无机环境不能共同进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第31~35题,共5题。
31.(11分)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黑藻平均分成多组,分别放置在各个密闭试管中,给予不同距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