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5:2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民主化,技术现代化。

教育创新的内容:1.在教育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2.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4.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

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层次:1.教育法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教育民主是21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包括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多的扩大教育机会,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2.要力争实现优质教育机会均等,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灵活的编写教材,实现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二章 教育与人、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国外的是: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国外的是:洛克、华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教育、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有:阶段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2岁~15岁左右,儿童身心巨变时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

“帮助少年起飞”指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任务。 【本章简答、论述】

教与政治的关系(制)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促)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与生产力的关系(制)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1.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4.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是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新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教学形式个别化2.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受到关注3.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重传统重权威的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3.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学生观的影响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这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1.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2.稳定性和可变性,既

要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3.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有相应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dy22299zg8iiwn479cv9uewu2s0h401e2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