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若开始时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52 g,反应结束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6.36g,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30.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图装置研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铁,在常温下进行,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加热条件下,实验的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的漏斗边沿有气体冒出,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Al2O3及不溶于强酸的SiO2)可制备Fe2O3。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步骤②中滤液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9 B 2 D 20 C 3 C 21 B 4 D 22 D 5 A 23 D 6 C 24 B 7 D 25 D 8 C 9 B 10 D 11 C 12 D 13 B 14 D 15 A 16 A 17 B 18 A 二、填空题 26.MnO2 降低 22.4 2 三、推断题
27.Cl2+2I=2Cl+I2 Fe+2HCl=FeCl2+H2↑(或其他答案如2Na+2H2O =2NaOH+H2↑或2Mg+CO2
四、综合题 28.2SO2+O2五、实验题
29.分液漏斗 除去气体中的HCl 干燥气体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装置D与样品反应 86.3% 30.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防倒吸 在常温
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氢气或H2 Al3++4OH-=AlO2-+2H2O 将Fe2+氧化为Fe3+
2SO3 脱水 N2或NH3 3Cu+8H+2NO3=3Cu+2NO↑+4H2O NaAlO2 NaCl
+
-2+
--
2MgO+C) 正 氧气 +2
4Fe(OH)2+O2+2H2O=4Fe(OH)3 AlO2-+CO2+2H2O=Al(OH)3↓+HCO3-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C.反应I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和O3是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D.烟雾是一种固溶胶,其分散剂是空气
2.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 B.高温下,工业制硅的反应方程式为C+SiO2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D.太阳能发电板的主要材料是SiO2
3.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CO2,NO B.NO,NH3 C.CO,O2 D.NO2,CO2
4.盛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 ) A.1/2
B.1/3
C.2/3
D.5/6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
、、
、、
、、
B.D.
、、
、、
、、
Si+CO2
6.为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而不是NO2,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应先打开活塞再从右侧加稀硝酸 B.左侧稀硝酸须注满 C.关闭活塞后铜丝会全部溶解 D.反应停止后打开活塞气体变成红棕色
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8.某废水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忽略水的电离),K+、Cu2+、Al3+、Fe2+、Cl-、CO32-、NO3-、SO42-,测得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探究废水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
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不含的离子为:K+、Al3+、CO32- B.溶液中无法确定Al3+的存在与否 C.步骤②中不可以确定Fe、NO3的存在 D.步骤③中共有2种钡盐沉淀
9.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b g/cm,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2+
-
abA.
Ma?22401000abB.
Ma?22401000abMC.
Ma?2240MaD.
2240?a?0.1?b10.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硝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l
C.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表明原溶液中一定含Fe 11.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 B.标准状况下,44.8L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常温常压下,66g二氧化碳气体 D.100mL 1mol/L硫酸
12.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得,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AlCl3 B.FeCl2 C.FeCl3 D.CuCl2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值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14.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⑤ 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①③⑥ 1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OH→Na++OH- C.H2SO4→2H+SO4
1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
2-2+
-
B.H2ODH++OH- D.HClO→H+ClO
+
-
A.用甲图装置验证CH3COOH、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B.用乙图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C.用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用丁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17.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 ) A.Na+ B.Mg2+ C.CO32- D.HCO3-
18.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
1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B.装置实验室制NH3
C.装置分离MnO2和KCl
D.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20.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Mg、H、OH、Cl、SO4、HCO3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为( )
A.Ba(HCO3)2 B.Ba(OH)2 C.Mg(HCO3)2 D.MgSO4
21.13.6gFe和Fe2O3的混合物,加入150mL足量的稀硫酸,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H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为中和过量的H2SO4,并使Fe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2沉淀,恰好消耗了200mL 3mol/L的NaOH溶液,则该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25mol/L
B.2mol/L
C.3mol/L
D.0.6mol/L
2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2+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