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及2012年展望
2011 年,受国民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萎缩、钢铁总量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现为前三季度低位波动、第四季度明显下降的走势。预计2012 年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钢铁生产和需求增长均有所下降,市场供需矛盾仍较突出,钢材价格将呈低位波动运行态势。
1 2011 年钢材价格运行情况
1.1 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稳转降,总体水平高于上年2011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 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为131.04 点,同比上升12.05 点,升幅为10.13%。总体来看,2011 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平均水平高于2010 年(见表1)。
1)长材、板材平均价格均有所上升,长材升幅高于板材2011 年,CSPI 长材年平均价格指数为137.59 点,同比上升15.34 点,升幅为12.55%;板材年平均价格指数为127.13 点,同比上升9.06 点,升幅为7.68%。长材价格升幅比板材高4.87 个百分点。
2)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上升2011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平均价格均有所上升。其中:高线、螺纹钢和角钢价格升幅均在13% 左右,明显高于板材升幅。板材中的中厚板和热轧卷价格升幅较大,分别同比上升8.80% 和8.86%;镀锌板价格上
升4.51%;冷轧薄板价格上升0.42%;热轧无缝管价格升幅为9.36%(见表2)。
1.2 2011 年价格呈前高后低走势 1)国内市场
从分月情况看,2011 年前9个月,CSPI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基本上在131-136 点之间波动,走势较为平稳,且均高于2010 年同期;但在第四季度呈现为明显下降走势,其中11-12 月价格指数在2011 年内首次低于2010 年同期。2011 年12 月末,CSPI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20.45 点,同2011年内最高的5 月末相比,累计下降了15.48 点,降幅为11.39%。从分品种情况看,长材、板材价格在前9 个月均呈现为窄幅波动运行态势,后3 个月则明显回落。
2)国际市场
从2011 年分月情况看,CRU 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前3 个月曾大幅上升,3 月末升至2011 年最高的222.8 点,累计同比上升43.1 点,升幅达24.0%;但在后9 个月除9 月小幅反弹外,基本上呈现为回落走势。至12月末,CRU 国际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86.8 点,同2011年内最高的3 月末相比,累计下降36.0 点,降幅
为16.2%。从分品种情况看,2011 年前11 个月,CRU 长材指数在229.4-234.9 点之间窄幅波动,12月出现大幅下跌;CRU 板材价格在1-3 月大幅上升,4-11 月基本上呈持续下降走势,12 月有小幅回升。
2 2011 年钢材市场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2011 年是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国际市场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较大、西亚和北非政局动荡以及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增速均有所下滑;国内市场按稳物价、控通胀、转方式和调结构等政策指引,经济增速适度放缓,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回落,钢材价格渐由窄幅波动转为明显回落。
2.1 经济发展速度回落,钢铁需求增长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 年,我国GDP 增长9.2%,增速同比 回落1.1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第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9.7%、9.5%、9.1% 和8.9%,呈逐季回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同比增速回落1.8 个百分点。在主要用钢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7.4%、19.8%、12.0%、15.9% 和14.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3、0.8、10.4、1.0 和4.2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3.8%,同比增速回落0.7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9%,同比增速回落5.3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增长
11.6%,同比增速回落3.2 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2.5%,同比增速回落12.2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0.3% 和24.9%,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1.0 和13.8 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长回落影响,钢材市场需求也有所下降。
2.2 钢铁生产保持增长,市场仍呈供大于求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达到68388 万t 和88258 万t,同比分别增长7.3%和9.9%。钢材中的热轧薄板、特厚板和冷轧薄板产量增长较快,分别为36.1%、27.2% 和22.5%,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品种;从分季度情况看,第一、二、三和四季度粗钢产量环比增幅分别为11.7%、6.3%、-3.0% 和-10.1%,呈逐季回落态势;从进出口情况看,我国出口钢材4888 万t,同比增加633 万t,增长14.9%;进口钢材1558 万t,同比减少85 万t,下降5.2%,进口钢坯64 万t,与2010年持平。2011 年折合净出口粗钢3479 万t,同比增加750 万t,增长27.5%;据此计算2011 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达6.48 亿t,同比增长8.0%。尽管粗钢生产呈回落态势,产量增速较2010 年亦有所下降,净出口有所增加,但由于基数庞大,钢铁增量仍然较多,钢材结构性过剩矛盾日渐突出,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低迷。
2.3 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市场流动性呈趋紧态势
2011 年,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从调控手段看,央行先后6 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3 次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