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5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蓝色的是我自己的笔记,你们自己看看拉)

第一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导论)

一:如何理解“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时间与社会背景:重要事件:50、60年代以来的反抗运动及8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运动;福利国家的危机等。

2、“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可大致归结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广泛影响的政治思想潮流。 3、

“意识形态\(ideology)

二:为什么要上这门课程

1、时代特点决定这门学问的重要性:

A、中世纪之后,关注点从神到人的变化,也带来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 (1)

竞争性或可争议性;(2)涉及反对派(或批评、推理而进行的辩难);(3)社会建制的其它可能性。 B、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强制、认同)

格言:最强者并非永远能保持其主人的地位,除非他将地位化为正义。

第二讲: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的基本理念(价值):人的尊严、自主、隐私、自我发展 1、 人的尊严:

根本的道德原则:单个的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 卢梭:“人是最高贵的存在物,根本不能作为别人的工具”。

康德:“一般说来,每个人都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他完全不是作为手段而任由这样或那样的意志随意使用。他的一切行为,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理性的存在,都必须始终把他同时当作目的。”

绝对命令:“你要始终以这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人性:把你自身的人性和其他人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2、自主

A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属于自己,并不受制于他所不能控制的力量和原因。如果一个

人对他所承受的压力和规范能够进行自觉地批判性评价,能够通过独立的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目标并作出实际的决定,那么,一个人(在社会意义上)就是自主的。

B 斯宾诺莎、康德的系统论述:自由和奴役的概念区分、康德的意志的第三项实践原则“每个理性人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 C 自主与积极自由 D 自主与道德相对主义 3、 隐私

隐私的概念即公共领域中的私生活概念。它指向的是这样一个领域,在这一领域内,个人不受或不应受到别人的干涉,能做和想他所中意的任何事情,也就是能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4、自我发展

强调质量上的(与数量相对)的独特人格与个性。 条件:自由与环境的多样性 核心:独创性

作为个人生活理想:从唯我到共产;反社会、超社会、完全的社会性

第三讲: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的基本内容 2、功利主义的问题

一、功利主义为什么具有吸引力 功利主义的世俗本性:

(1)目标或依据的世俗化:善(the good)、福利或福祉(well being);形而上学实体、上帝的存在或灵魂的不朽 (2)功利主义的激进:平等对待 功利主义的后果论特征 (1)后果论的要求

(2)后果论推理为什么有吸引力 A、B、C 后果论与人的两种直觉: 人类福祉是重要的;

道德规则必须依其对人的福祉的后果而受到检验。

二、 功利主义的基本内容 1、简单形式:

能为社会成员创造最大福利(或幸福)的行为或政策就是道德上正当的行为或政策。 2、 两部分:

(1)对人的福利或“效用”(功利)的解释。

(2)对每个人的福利都予以同等重视的效用最大化要求。 3、 “效用”的四种界定

享乐主义、非享乐主义的心理状态、偏好的满足、有理据的偏好 A 享乐主义的功利(效用)概念: 快乐的体验或感觉是人的首要利益。

这种利益本身就是目的,而其他所有利益都只是手段。

判断标准:人们偏好某些行为甚于另一些行为的唯一原因在于它带给人的快乐更大。 反驳上述说法:创作或领悟诗歌经历的往往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或忧伤。 受虐狂、诺奇克:体验机器 B 效用:非享乐主义的心理状态

对效用的享乐主义解释是错误的,因为生活中值得珍视和位置行动的价值不能

被简单地归结为快乐的心理状态。

作为对这样一种失败的回应:多种经验都有价值,我们应全方位的提升各种有价值的心理状态。(不管这种心理状态是什么) 这种解释与密尔的修正 诺奇克的责难(体验机器)

生活目标不只是,或根本就不是内心体验或心理状态。 C 偏好(preference)的满足

要回应的问题:人的福祉不只是或根本不是获取所欲的心理状态。 核心观点:增加人的福利也就是满足人们的偏好(无论这些偏好是什么)。 要求:平等的满足所有种类的偏好。(因为他们将偏好的满足等同于福利;所以,平等关注每个人的福利也必然要求平等关注每个人的偏好、每种类型的偏好。)

困难:包含内容过多

a 、错误的偏好:偏好和利益;欲望(瘾)、信念和判断(缺乏信息、错误计算);

对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当下的偏好而是真正的价值;偏好与价值关系的颠倒。 b、适应性偏好(adaptive preference):“酸葡萄”现象、满意的奴隶、“传统

性别角色”;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依据偏好满足来评价政治制度、政策和行为。 D 有理据的偏好

要回应的问题:规避错误偏好和适应性偏好

核心观点:将效用(或福利)定义为满足理性的(rational)或有理据的(informed)偏好。认为功利主义的目标就是满足那些基于充分信息和正确判断的偏好,而排除那些错误的和非理性的偏好。满足理性的偏好就是人的首要利益。

效用被理解为理性偏好的满足。

缺点:含混,亦导致很难对理性偏好进行应用或衡量。

a、很难确定什么是人的理性偏好(在信息充分且运用理性条件下,人会偏好什么)。 b、在能确定偏好是理性的前提下,偏好类型的多样、不可通约【不可通约性:不可

衡量性、不可排序性和不可比较性】 (经验要求-意识状态):黑尔(Hare)

个体效用、个体间效用(效用的”个体间的可比性“):间接途径(错误偏好、适

应性偏好——社会、文化条件;具体人的福利得失——通用益品、通用善[all-purpose goods]) 小结:

① 应该如何看待关于功利或效用的这些功利主义观点面临的困难?或者功利主义的政治理论与其他可辩护的理论在解释和测量人类幸福问题上有优劣之别吗 ② 值得重视的一种可能性:人类并非总能确定什么是道德上正当的行为 ③ 功利主义的第二部分(使效用最大化)在功利主义批判和评价中的地位。

4、 效用最大化原则

A 功利主义内部的复杂性

B 理解(作为综合决策程序的)功利主义”效用最大化原则'缺陷的两个关键点:“特殊关系”;“不正当偏好”

C 支持功利主义的\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两个理由:对利益的平等考虑;目的论的功

搜索更多关于: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的文档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eicm2b9g38jj329nah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