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和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新课程标准】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 问题记录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到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即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
(2)举例
二、深入学习
1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和 溶液 混合物(多种成分) 胶体
浊液 金属单质 物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一元酸 酸 二元酸 纯净物 三元酸
碱
酸式盐
化合物 盐 碱式盐 正盐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其他 将下列物质填入上表中的横线上(树状分类法)
O2 ,Fe,HCl ,H2CO3 ,H3PO4, Ba(OH)2 ,KNO3 ,CO2 ,CaO,NaHCO3, NaOH, Al,CH3CH2OH,NH3·H2O,CH4,Cu2(OH)2CO3
3.分类法的应用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当堂检测: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下列各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化合物、纯净物 C.化合物、单质 D.单质、金属 2.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CO、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甲 ,乙 ,丙 ,丁 。 3.已知下列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 请用交叉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
4已知下列物质:铁、烧碱、铜、乙醇、碳酸钠、硫酸、甲烷,请用树状分类法将它们进行分类。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