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a=b+2, ∴a﹣b=2,
∴a2﹣2ab+b2=(a﹣b)2=22=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如图,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M、N分别为BC、OC的中点.若MN=4,则AC的长为 16 .
【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求出BO长度,再依据矩形的性质AC=BD=2BO进行求解问题.
【解答】解:∵M、N分别为BC、OC的中点, ∴BO=2MN=8.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2BO=16. 故答案为1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线段间的倍分关系.
14.(3分)如图,A、B、C、D为一个外角为40°的正多边形的顶点.若O为正多边形的中心,则∠OAD= 30° .
【分析】连接OB、OC,利用任意凸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即可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接OB、OC,
第11页(共26页)
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且其和为360°, 据此可得多边形的边数为:∴∠AOB=
,
,
∴∠AOD=40°×3=120°. ∴∠OAD=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以及内角,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3分)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r=2cm,扇形的圆心角θ=120°,则该圆锥的母线长l为 6 cm.
.
【分析】易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也就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进而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
【解答】解:圆锥的底面周长=2π×2=4πcm,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则:解得R=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弧长公式为:
.
=4π,
16.(3分)如图,无人机于空中A处测得某建筑顶部B处的仰角为45°,测得该建筑底部
第12页(共26页)
C处的俯角为17°.若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D为62m,则该建筑的高度BC为 262 m. (参考数据:sin17°≈0.29,cos17°≈0.96,tan17°≈0.31)
【分析】作AE⊥BC于E,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A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解答】解:作AE⊥BC于E, 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 ∴EC=AD=62,
在Rt△AEC中,tan∠EAC=则AE=
≈
,
=200,
在Rt△AEB中,∠BAE=45°, ∴BE=AE=200,
∴BC=200+62=262(m), 则该建筑的高度BC为262m, 故答案为:26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7.(3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2),顶点为O(0,0)将该图象向右平移,当它再次经过点P时,所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x﹣4)2 .
【分析】设原来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然后利
第13页(共26页)
用平移规律得到平移后的解析式,将点P的坐标代入即可. 【解答】解:设原来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a≠0). 把P(2,2)代入,得2=4a, 解得a=.
故原来的抛物线解析式是:y=x2.
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b)2. 把P(2,2)代入,得2=(2﹣b)2. 解得b=0(舍去)或b=4.
所以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4)2. 故答案是:y=(x﹣4)2.
【点评】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原来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8.(3分)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x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 4 个.
【分析】三角形ABC的找法如下:①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点即为C;②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点即为C;③作AB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C;
【解答】解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点即为C; 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点即为C; 作AB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C; 故答案为4;
第14页(共26页)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利用两圆一线找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0分)计算: (1)π0﹣(2)
+()2﹣|﹣5|;
﹣
÷.
【分析】(1)先计算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负整数指数幂和绝对值,再计算加减可得; (2)先化简各分式,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继而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1)原式=1﹣3+9﹣5=2;
(2)原式==(x﹣4)?=2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0.(10分)(1)解方程:(2)解不等式组:
+1=
÷
【分析】(1)两边同时乘以x﹣3,整理后可得x=;
第15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