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F010500240
课程名称《媒介内容分析》
学分:2.0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 32 实验/实践学时:0
一、 课程作用与目的
《媒介内容分析法》对内容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内容分析研究的具体设计过程、操作规范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通过大量实际研究例证,特别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案例,以及附录的学生课堂作业评析,对内容分析的选题、理论支撑、取样、编码、分析以及报告的撰写展开了详尽的论述。本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行文力求通俗易懂,适合新闻传播专业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研究者使用。
二、 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媒介内容分析法当中所提供的关于媒介内容分析的几种方法、技巧进行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分析
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主要使用教材
《媒介内容分析法》 彭增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2.主要参考书
《大众传播媒介》约翰.维维安,王亦高 刘滢 朱莉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四、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传播学背景下的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的历史
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关于媒介内容分析这一专业的研究动向和现状 第二章 定义 主要内容
1、内容分析的定义 2、关键词辨析
重点和难点:1、什么叫做媒介内容分析
2、媒介内容分析的特点、包含的几个方面以及相互关系 第三章 架构与设计
主要内容:
1、内容分析的功能
2、内容分析的基本研究类型 3、内容分析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重点和难点:1、媒介内容分析的几个重要功能 2、媒介内容分析的几个研究类型 3、设计与实施步骤 第四章 抽样 主要内容
1、抽样与样本 2、主要抽样方法
3、抽样方法在内容分析中的应用 4、大众媒体常见抽样方法
重点与难点:1、理解什么是样本? 2、几种主要的抽样方法 3、大众媒介的抽样方法 第五章 测量 主要内容 1、单元化 2、测量的尺度 3、效度和信度
重点与难点:1、什么是效度? 2、什么是信度? .第六章 类目 主要内容:
1、类目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2、类目体系的构建 3、类目建构和应用实例
重点和难点:1、类目的构建和应用
第七章 编码 主要内容
1、编码说明和编码表
2、编码说明和编码表实例解析 3、编码过程
重点和难点:1、编码表和编码说明
第八章 数据分析 主要内容 1、描述数据 2、检验关系
3、卡方计算的软件操作
重点与难点:1、如何描述得来的数据
2、如何利用卡方公式来进行数据的结算和描述
五、 习题或作业(此项可根据课程特点自行选择)
一、名词解释(20分) 1、抽样 2、测量的尺度 3、编码说明 4、信度检验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日报和周报的抽样方法
2、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基本方法都有哪些?各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3、多编码者和非类名变量的信度检验该如何进行?
三、论述题(50分)
1、举例论述内容分析类目构建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建立类目都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2、什么是效度?什么是信度?二者的相互关系如何?有人说效度比信度更重要,你同意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以下表格内容,各用两种方法计算简单一致率和剔除随机因素的一致率,画出表格,分步列出公式以及计算过程。
六、 实验或实践环节
序号 实验或实践名称 学时 内容提要 七、 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 教学内容 1、传播学背景下的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的历史 理论 实践 实验 上机 实训 练习 1 第一章、绪论 4 3、 1、内容分析的定义 2 第二章、定义 2、关键词辨析 3、 1、内容分析的功能 4 3 第三章、架构与设2、内容分析的基本研究类型 计 3、内容分析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抽样与样本 2、主要抽样方法 3、抽样方法在内容分析中的应用;大众媒体常见抽样方法 1、单元化 2、测量的尺度 3、效度和信度 1、类目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4 4 第四章、抽样 4 5 第五章、测量 4 6 第六章、类目 2、类目体系的构建 3、类目建构和应用实例 1、编码说明和编码表 4 7 第七章、编码 8 2、编码说明和编码表实例解析 3、编码过程 1、描述数据 第八章、数据分析 2、检验关系 3、卡方计算的软件操作 合计
4 4 32 八、考核类型(考试或考查) 考查 九、先修课程 大众传播 十、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全体学生
十一、执行说明
执笔:陈枭枭 审核:林莉娅
说明:课程内容按章编写,应写明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按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