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1、2、4、5、6、易、中、中、中、难、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4、15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模拟冲刺)“年俗复兴——中国门神展”2018年新年在山西晋中平遥电影宫开展,该展由当日揭幕的平遥电影宫和中国原创品牌、台湾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研究者汉声共同合作。该展集中展示了融入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年画、皮影艺术,并邀请民间皮影艺术家,于展览期间进行完整的传统皮影剧目表演,为观众带来“新年俗”体验。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发展 ④展会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根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在展览期间表演传统皮影剧目,说明皮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化;同时,融入了当代美学观念的门神、
13 3 7、8、9、10 11、12、 中 中 中 中 年画、皮影艺术,说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时而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①正确。材料中讲到了新年年画,这是传统习俗,②符合题意。这里没有讲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③不选。④表述夸大了展会作用,不选。
2.(2018·湖北武汉质检)最近,中国某小镇模仿法国风格的建筑在网上受到热议。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其实,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
①文化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④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文化的作用。某地一味模仿其他民族的城市建筑,而没有为建筑赋予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由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所以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②③正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表述错误;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3.(2019·湖南常德模拟)以“老字号 新时尚”为主题,旨在擦亮老字号牌匾、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暨老字号品牌发展高峰论坛”2017年9月在济南举办。来自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110多家老字号企业参展。当前要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是因为( )
①老字号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③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独立性 ④老字号品牌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当前要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加快发展,是因为老字号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老字号品牌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错在“基础性”;③说法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
4.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生态安葬越来越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
值,①正确;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④正确;②中“具体内涵是不变的”说法错误,应与时俱进;③说法错误,应该辩证地继承传统孝道文化。
5.(2019·新疆乌鲁木齐适应性训练)当甲骨文遇上表情包,古老的文字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楠及其团队设计的一套甲骨文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上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对这一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①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③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④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题干中所述的甲骨文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上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说明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②正确;这种做法有利于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③正确;将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并没有改变其基本内涵,①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途径,④错误。
6.(2018·广东肇庆三模)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热播,好评如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