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X高校为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22:18: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X高校为例

作者:杨可瀚 周炎炎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3期

杨可瀚 周炎炎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目前,我国社工行业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事社工这一行业的大概只有20万,缺口还有180万左右,并且,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毕业后真正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人数严重不足;以及从事社会工作行业后,跳槽转行的社工人才的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通过以X高校为例的问卷调查,了解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择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结合调查结果,从学生、学校、国家、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7.03.027

2006年10月,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310所,每年的毕业生在30 000名左右,但是以本专业就业的比例只有50%。我国社工行业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社工人才的大批量流失显得触目惊心。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12届毕业生。2013年该校社会工作专业以98分的高分获得优秀等级,通过专业评估。2014年,又成功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该校社会工作专业自开办以来如火如荼的发展,其在业内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对X高校最新一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了解他们在择业方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为何选择社工行业或者非社工行业等,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一步本土化和职业化,减少社工人才流失,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等。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1.1 概念界定

综合相关研究,将择业意向界定为是个人受兴趣爱好、所学专业、自身能力、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职业理想、未来发展空间以及社会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选择自身职业的自主意向,也就是未来的求职方向。

1.2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首先运用问卷结果选取相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次采访了部分同学,将他们自己的求职经历、家庭影响或者现实所遭遇的困境等多方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择业的一个参考借鉴。本次调查

对象选取X高校最新一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10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择业意向基本概况

在“大学四年后您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专业技能等)的认同如何”,选择完全赞同的有46.15%,部分赞同的有48.72%,完全不赞同的0,无所谓的有5.13%,结合访谈得知,同学们对于社会工作的理念还有专业技能都是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而不是抵触排斥的,这也是对于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教育的一种肯定,大家经过四年的学习,拥有一定的专业认同感。

在“您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看待”当中乐观的有23.98%,一般看社会发展程度的则有74.36%,悲观的只有2.56%。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们对于就业问题更加趋于理性,没有盲目从众,而是根据社会的现实发展来看待。

而在“您是否已报考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当中,已经报考的比例达到84.62%,没有的有15.38%、这也说明大家对于社会工作的前景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在采访个案当中,同学也说到,随着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相应的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一定会走上正轨形成合理的规范和系统,也是愿意从事社会工作的。

“首选的就业方向”当中,选择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有38.46%,其次是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有23.08%,再者就是非营利组织机构或者社会服务机构的有20.51%。结合同学们的访谈得知,大家还是比较期望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先让自己能够保障生活问题。

在“愿意从事社会工作是因为”大家选择原因的前三依次是“国家重视各种政策扶持、助人自助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以及各单位重视并提供专职社工岗位与编制,分别占比56.41%、46.15%与43.59%。而在“不愿意从事社会工作是因为”大家选择前三的依次是“薪酬待遇偏低、社会知名度不高、各单位提供的岗位体制不健全”分别占比90%、70%与70%。这与之前的选项也将好能够互相对应。

综上并结合访谈得知,同学们还是希望能从事有保障且稳定、国家扶持良性发展的工作,但是也要拥有自己的合法身份和地位,现在他们也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大部分同学认为社工行业目前最为吸引不了人才的首要原因就是薪资问题,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给大家带来了经济方面的压力,其次就是社会工作的地位目前较低,普及度不够,还有就是职业化发展的一个制约,这些现实问题是导致部分同学不愿意从事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因。

2.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2.2.1 性别对择业意向的影响

(1)男生比女生更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行业。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社会工作未来的就业前景,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是选择“一般,看社会发展程度”的最多,分别占各自性别比的64%与92.86%。同时,选择“乐观,未来就业大热门”的当中,男生有8人,占性别比的32%;女生有1人,占性别比的7.14%;男生当中还有1人选择了“悲观,完全不看好”,而女生当中没有;对于“不清楚”,男女生当中均没有选择。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女生相较于男生来说,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消极情绪比男生要多一些,不太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而男生相比女生对未来社会工作事业积极乐观,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人数要多于女生。

(2)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在“择业抉择中受到哪些人的影响”中,结果显示选择了“父母”一项男女生分别有15人与12人,占各自性别比的60%与85.71%。大多数家长认为女孩子不需要有太大的事业心,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待在父母身边,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就好,所以女生们大多也是渴求一份安稳恬淡的职业,平稳度日就好。

(3)女生较男生倾向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男女生选择“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分别有9人与6人,占各自性别比的36%与42.86%,大多数女生们受父母影响,认为即使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较低,但是它是有编制的,工作比较稳定有保障,且地位较高,有利于以后的工作与生活。

2.2.2 生源地对择业意向的影响

(1)城镇同学较农村更愿意回到原籍或熟悉的城市。

城镇与农村同学在“希望以后工作的地区”当中选择“原籍或者熟悉的城市”分别为6

8.18%和52.94%。结合访谈得知,这些地方有相当大的人脉关系在,方便以后工作、生活等,且想要过平稳恬静的生活,生源地为农村的同学大多数更愿意出去闯荡,出去拼搏,靠自己的奋斗为自己博得未来的美好生活。

(2)农村同学较城镇同学更愿意继续读研。城镇与农村同学在“毕业后的去向安排”中选择“读研”的分别为13.64%和35.29%,结合访谈得知,农村的同学选择考研的较城镇的同学多因为目前本科的学历就业越来越困难,而且研究生奖学金的力度较大,一是缓解就业的压力,二是学费上面也有帮助,三是继续读书,不断给自己增值。

(3)农村生源同学更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行业。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农村生源同学对于较低薪酬的工作比城镇的同学更易接受,在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行业这方面,农村生源的同学较城镇生源的同学多。农村生源的同学更能理解案主的困境与心情,与他们产生共情。城镇生源的同学大多数持有绝不从事社工的想法,认为一是工资低,二是社会地位也低,且因普及度不高等多种原因,不愿意被他人冠上“居委会大妈”的印象,他们更加愿意考研转换专业,或者从事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且同学们大多数倾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期盼有地位有编制且稳定的工作,且目前来说某些非社会工作行业已经具有很好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配备良好的客观环境,特别是同学们较为看重的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与环境、较高薪酬待遇及福利、完善的职业晋升和保障体系等。

3 小结与讨论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X高校为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0kl24hri6tck19hpxv8jj329nz7x003o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