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本题6分)
依语句画图并回答问题:
已知:如图,△ABC.
(1)请用符号或文字语言描述线段..CD的特征;
(2)画△ABC的边BC上的高AM;
(3)画?BCD的对顶角?ECF,使点E在BC的
延长线上,CE=BC,点F在DC的延长线上,
CF=DC,连接EF,猜想线段EF所在直线与DB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4)连接AE,过点F画射线FN,使FN∥AE,且FN与线段AB的交点为点N,猜想 线段FN与AE的数量关系. 解:(1)线段..CD的特征是.
(2)画图.
(3)画图,线段EF所在直线与DB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EFDB. (4)画图,线段FN与AE的数量关系是FNAE.
22.请从以下两题22.1、22.2中任选一题做答,22.1题4分(此时卷面满分100分),22.2题6分(卷面总....分不超过100分).
?2x?6?3y,22.1 解方程组 ?
?x+y?2.
5
22.2 (1)阅读以下内容:
?3x?2y?7k?2, 已知实数x,y满足x?y?2,且?求k的值.
?2x?3y?6,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3x?2y?7k?2, 甲同学:先解关于x,y的方程组?再求k的值.
2x?3y?6,? 乙同学:先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再求k的值.
?x?y?2, 丙同学:先解方程组?再求k的值.
2x?3y?6,? (2)你最欣赏(1)中的哪种思路?先根据你所选的思路解答此题(5分),再对
你选择的思路进行简要评价(1分). .... (评价参考建议:基于观察到题目的什么特征设计的相应思路,如何操作才 能实现这些思路、运算的简洁性,以及你依此可以总结什么解题策略等等) 请先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勾,再解答相应题目. 解:
23. (本题6分)
解决下列问题:
甲、乙两所学校的同学一起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参加学农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结束时,两校各派出一些志愿者协助老师布置闭营成果展示会活动现场. 老师先派了9名甲校志愿者搬运物品,发现此时剩下的甲校志愿者是乙校志愿者的一半,根据需要又派了14名乙校志愿者也去搬运,这时剩下的甲校志愿者比剩下的乙校志愿者少7人. 问:甲、乙两所学校各有志愿者多少人? 解:
6
我选择□22.1; □22.2(□甲,□乙,□丙)同学的思路.
24. (本题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几段
11圆弧(占圆周的的圆弧)首尾连接围 44成的封闭区域形如“宝瓶”,其中圆弧连接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处,点A的坐标是
A(0,6),点C的坐标是C(?6,0).
(1)点B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
(2)当点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时,能与点E重
合,如果圆弧?BCD也依此规则平移,那么BCD? 上点P(x,y)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用 含x,y的式子表示),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 和平移路径(线段PP?);
(3)结合画图过程说明求“宝瓶”所覆盖区域面积的
思路. 解: 7
25.(本题6分)
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时,课本中有一道关于潜望镜的拓广探索题,老师倡议班上同学分组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小钰所在组上网查阅资料,制作了相关PPT介绍给同学(图1、图2);小宁所在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望镜模型并且观察成功(图3). 大家结合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1)图4中,AB,CD代表镜子摆放的位置,动手制作模型时,应该保证AB与CD 平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满足 ?1=?2,?3=?4,这样离开潜望镜的光线
MN就与进入潜望镜的光线EF平行,即MN∥EF.请完成对此结论的以下填空 及后续证明过程(后续证明无需标注理由).
(2)在之后的实践活动总结中,老师进一步布置了一个任务:利用图5中的原理可以制 作一个新的装置进行观察,那么在图5中方框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影像”的示意图 为. A.
8
∵ AB∥CD(已知), ∴ ?2=? (). ∵ ?1=?2,?3=?4(已知), ∴ ?1=?2??3??4(). B. C.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