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你,未来可期!
专题13:空间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D、E是棱CC1,AB的中点,求证:DE∥平面AB1C1.
A1 提示:法一: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来证: A “平行投影法”:取AB1的中点F,证四边形C1DEF是平行四边形. “中心投影法”延长BD与B1C1交于M,利用三角线中位线证DE∥AM. E法二:用面面平行的性质
取BB1中点G,证平面DEG∥平面AB1C1.
D C C1
B B1
2.已知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S-ABCD中,P为SB中点,Q为AD上一点,若PQ∥面SDC, 求证AQ=QD. S 提示 取SC的中点E,证明四边形DQPE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P
D C
Q A B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1A,C1C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BDF
D1 C提示:(1)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
证明BD∥B1D1,A1B∥D1C. A1 B1
(2)证明BD∥B1D1,BF∥D1E. F·
E· D C
A B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CC1的中点,AC交BD于O,求证:A1O⊥平面MBD
D1 C
提示: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1 B1 证BD⊥平面AA1C1C,从而得出BD⊥A1O;
M 在矩形AA1C1C中,用平几知识证明A1O⊥OM;也可以取BC中点E,连接OE、B1E,证明BM⊥平面A1B1EO,从而证得BM⊥A1O。
D C
O B A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
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均相等,D为BB1的中点,求证:A1B⊥CD.
提示:取AB的中点E,连CE,证A1B⊥平面CDE.
A D C
A1 B1
C1
B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PB=PD,且E,F分别是BC, CD的中点. 求证:平面PEF⊥平面PAC.
提示:设EF与AC交于点O,证EF⊥AC,EF⊥OP, P 从而得出EF⊥平面PAC. D C F E A B
7.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 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
提示 首先证明AE?BB1,AE?BC,得到AE?平面B1BCC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平面AEF?平面B1BCC1
二、方法联想 1.证明线面平行
方法1 构造三角形(中心投影法),转化为线线平行.寻找平面内平行直线步骤,如下图:①在直线和平面外寻找一点P;②连接PA交平面α于点M;③连接PA交平面α于点N,④连接MN即为要找的平行线.
P ①
P ①
② ③ ② ③
A
M B
④ N 或
④
N M A B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
方法2:构造平行四边形(平行投影法) ,转化为线线平行.寻找平面内平行直线步骤,如下图:①选择直线上两点A、B构造两平行直线和平面α相交于M、N;②连接MN即为要找的平行线.
A B
① ①
M ② N
方法3:构造面面平行.构造平行平面步骤,如下图:①过A做AC平行于平面α内一条直线A’C’;②连结BC;③平面ABC即为所要找的平行平面.
A B
① ②
C A’ C’
证明线线平行 方法1:利用中位线;
方法2:利用平行四边形; 方法3:利用平行线段成比例; 方法4:利用平行公理; 方法5:利用线面平行性质定理;
方法6: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方法7:利用面面平行.
2.已知线面平行
方法 过直线l做平面β交已知平面α于直线m,则l∥m. l
m
α
3.面面平行证明
方法 在一个平面内寻找两条相交直线证明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注意 证面面平行必须先通过证线面平行,不可以直接通过证线线平行来证面面平行. 4.证明线面垂直
方法 证明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证明线线垂直
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
方法2:利用线线平行; 方法3:利用勾股定理;
方法4: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方法5: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方法6:利用四边形为矩形.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
5.构造垂面证线线垂直
要证l垂直于AB,构造垂面证线线垂直步骤:
如下图:①过A找垂直于l的直线AC;②连结BC,③证BC垂直l ,则l⊥面ABC.
A B
① ②
C
6.证明面面垂直
关键是找到和另一个平面垂直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
找垂线的一般方法:
(1)分别在两个平面内找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再判断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2)找(或做)两平面交线的垂线. 7.已知面面垂直
优先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做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
三、例题分析
例1: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
(1)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2)求证:CE∥平面PAB.
证明:(1)在△ABC中,∵∠ABC=90°,∠BAC=60°, ∴AC=2AB,又∵PA=2AB,∴AC=PA, ∵F为PC的中点,∴AF⊥PC;
∵PA⊥平面ABCD,CD?平面ABCD,∴PA⊥CD,
B
C A F D
E
P
l
∵∠ACD=90°,∴CD⊥AC, AC∩PA=A,∴CD⊥平面PAC, ∵PC?平面PAC,∴CD⊥PC,
∵E为PD的中点,F为PC的中点,∴EF∥CD,∴EF⊥PC, ∵AF∩EF=F,∴PC⊥平面AEF.
(2)提示:
①中心投影法:延长CD与AB交于G,证明CE∥PG. ②平行投影法:取PA中点M,过C作CN∥AD交AB于N. 证四边形CEMN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CE∥MN.
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取AD中点H,证明平面CEH∥平面PAB.
【教学建议】
B
P
E
F A D C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