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设计与计算
二、设计原始数据:
1.单线图
某区已规划好的电力网接线如下图所示,拥有2台发电机,通过2台变压器和5条线路与负荷相连。
2.发电机数据:
G1: 100 MVA, 10.5 kV, 标幺值电抗:X\2 =0.14, X0=0.05 G2: 200 MVA, 15.75 kV, 标幺值电抗:X\2 =0.14, X0 =0.06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3.输电线数据:
线路长度: L1 = 20 km, L2 = 50km, L3 = 60 km, L4 = 15 km, L5 = 45 km.
4.负荷数据 节点编号 2 3 4 5 6
最大负荷 (MW) 70 50 60 45 55 Cosφ 0.80 0.85 0.85 0.83 0.80 最小负荷 (MW) 42 35 41 28 35 Tmax(h) 6500 6400 6300 6200 6500 三、设计任务
1.建立模型
(1)利用Power World建立计算模型。正确建立网络接线图,正确输入模型数据,运行模型可输出潮流、短路电流等结果。该模型是后续各种计算的基础。 (2)利用学过的知识,合理确定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等级。 (3)选择变压器T1和T2的容量。
(4)合理确定线路的导线截面积(应适当考虑发展)。 (5)计算各元件(线路、变压器)的参数。
2.基本计算
(1)潮流计算:运行潮流程序,得出节点、线路和变压器潮流数据。
(2)短路计算:计算节点1、节点2、节点3等节点上分别发生各类接地短路故障时的次暂态电流和电压。
注:潮流计算中各节点类型如下定义 节点1:平衡节点, V1 = 13.8 kV, ?1 =0
节点 2、3、4、5、6均为PQ节点
节点7 : PV节点, V7 = 15 kV, PG7=180MW, -87Mvar<QG7<+87Mvar
3.调压计算
提出一种可以使节点4的电压幅值增加5%的方法。对输入数据或模型做合适的改动,然后重新运行潮流程序,以证实你改动方法的有效性。提出调压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本任务中,需要总结: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应用,变换、调整变压器分接头,静止电容器,静止无功系统,和并行传输线等。
4.选择断路器
为你单线图上的每个点配置一台合适的断路器,学会用设计手册。你选择的每台断路器必须满足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的考验。
5.保护设计
假如线路L1两侧安装电流三段式保护,请整定线路L1两侧保护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尽可能在一端加装方向元件;确定保护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定值,并校验灵敏度。确定保护过电流保护的时间定值,并说明何处需要安装方向元件。
四、设计要求
1.将设计过程自行整理成设计报告,并装订成册。要求有封面、目录、及设计内容。在封面写明设计名称,姓名,学号等各项。
2.设计报告要书写清晰、干净,并要写清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公式原始数据及其出处,理由充分,结果不唯一。
3.答辩时要准备好答辩大纲(要先将设计报告交上),内容为设计完成的顺序,时间为十分钟左右。
五、设计说明
1.确定电压等级
参考课本《电力系统分析》(P6)表1-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22)表1-6,列出了国家规定的电压等级。根据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选择。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电力系统分析》(P8)表1-4;并可适当考虑原有的电压等级及以后的发展。
2.确定线路的导线截面积:
根据课本《发电厂电气部分》第6-6节(P200)裸导线的选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3-4节(P112)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
(1)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首先要确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按图6-17(P201)确定经济电流密度,再根据最大负荷电流Imax计算经济截面积,最后选择最接近经济截面积的导线(粗略计算,可忽略线路损耗),为兼顾负荷的继续增长,一般选择比经济截面积大的导线。 注: 线路参数可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411、P189;
对于环式接线,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只能估算一个全网统一的加权平均值(见课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114式3-61);其最大负荷电流Imax要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可设环网中线路参数相同,因此只须考虑各线路的长度。可参考《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117例3-8。
(2)按照允许的载流量进行校验:
要考虑环网在某处解开后,流过线路的最大负荷。 (3)按照电晕检验导线截面积:
根据课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P115表3-5。
3.确定变压器:
参考课本《发电厂电气部分》第4-3节(P121)
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P26)。根据各变电站的最大功率、负荷类型及原有情况,确定各变电站的变压器数量和容量,并查相关资料(《电工手册》P1173、P1188),最终要求确定各变压器的具体型号并注明其参数。
4.计算线路、变压器参数:
线路参数:
查相关资料(《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P189表4-12)确定各线路的单位阻抗,在分别乘以其长度即得。
变压器参数:
查相关资料(《电工手册》P1173、P1188)确定各变压器的额定参数,按照课本《电力系统分析》第2-2节(P31)公式,《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2-3节(P49 ~ P52)公式,计算各变压器参数。
应附参考资料
N-1原则通常是指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南京工学院 水利电力出版社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1 (电气一次部分)
水电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水利电力出版社 TM6-62/3.5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天津大学 黄纯华 水利电力出版社 TM64/11.7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东南大学 曹绳敏 水利电力出版社 TM7-67/1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