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级科学4
4、金属9 / 489 / 48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金属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具有金属光泽、可延展等特点。 2、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金属的特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金属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铜条、铁条、铝条等金属材料和打磨金属材料用到的砂纸 2.教师准备探究金属延展性用到的小铁锤和铁砧子,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
1.知道金属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具有金属光泽、可延展等特点。 2.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金属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铜、铁、铝等金属制品(钥匙、勺子、钉子、锅、易拉罐等)。
2.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3.学生观察并回答,学生能说出这些物品是用铁、铜、铝等材料制成。 4.教师指导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都是金属。 5.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金属制品7
10 / 4810 / 48
6.学生举例,学生能回答出很多生活中的金属制品:门把手、暖气片、锅、勺子…… 7.导人新课:金属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金属。(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观察金属的金属光泽。
(1)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铜丝、铁丝、铝丝,但是它们在空气中放久了容易生锈,我们看不到它们原来的面貌。我们要观察它们原来的样子,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交流观察金属表面的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汇报观察方法:用砂纸打磨金属可以帮我们看清金属的真面目。可以用砂纸打磨铜丝、铁丝、铝丝,然后观察它们的表面是什么样的。 (4)学生分组活动。 (5)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6)教师总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2、观察金属的延展性。
(1)教师提出问题:用小锤敲一敲铜丝、铁丝、铝丝,会有什么发现呢? (2)教师活动:在铁砧子上用小锤敲一敲铜丝、铁丝,铝丝。
(3)学生观察高敲击后的现象:敲击后,铜丝,铁丝、铝丝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被碾成薄片而不破裂。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
11 / 4811 / 48
(5)小组展示探究结果
(6)教师总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展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金属具有延展性。 三、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从观察金属材料的方法、发现等方而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布置课下拓展探究任务,指导学生课下用学到的方法观察、辨别家中的金属制品,继续探究生活中多种金属材料的特点。
二 年级科学5
5.太阳的光和热
?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太阳能够发热, 初步感知太阳的光和热。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探究过程,能与同学讨论交流。
? 教学准备
12 / 4812 / 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