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项脊轩志 微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7:3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归有光及本文写作背景;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淡远深情的写作风格;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1.找文眼。 2.精读第一段,分析对比手法。 教学难点

探究归有光“多可喜”“多可悲”的原因及关系。 教法学法

1. 学生自主学习法. 2讨论法。 4.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 被中国古人称为四大喜事。

四大喜排在最后的一个是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后就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古代的读书人谁不向往啊?据此老师设计了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作家,他是谁呢?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志》,感悟归有光那份浓情。 二、整体感知

1.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全文。

2.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呢?我给大家三个数字“一、二、三”,请同学们根据读课文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各加上几个字,就是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3.请同学们根据“一间书房、两种情感”,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文眼”。

三、精读第一段,分析“可喜”的原因。

1. 学生结合注释精读第一段。并说说第一段作者描写项脊轩时采用的手法。 2. 探究性学习:讨论“可喜”的原因。 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对比。

(1)修葺前: (2)修葺后: 以下四、五两部分为微课内容 四、品读细节片断,体悟悲情。

1.学生速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那些悲情? ①亲族疏远淡漠之悲(学生找出原文相关表述) ②幼年失母之悲(学生找出原文相关表述) 细节品味:

③长辈遗训未酬之悲(学生找出原文相关表述)

与祖母相关。对这位自幼丧母的孙子,祖母自然是格外关切 细节品味:

④痛失爱妻之悲。 细节品味: 五、小结

归有光《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以项脊轩状貌变化的“多可喜”开篇,紧接着笔锋一转道出“亦多可悲”的人生感叹。以乐来抒写内心的无限悲情。少年失母、中年丧妻的归有光站在庭院之中,面对着兰桂满庭、桂影斑驳、珊珊可爱的情景,却满怀悲凉,“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许是归有光此时难以言说的苦痛罢 ....... 六、作业设计

1. 课外收集整理归有光相关信息。

2. 课外用现代汉语改写“又.......珊珊可爱”一段。 七、板书设计

一间书斋:项脊轩(旧南阁子)

项脊轩志 两种情感:喜 悲

三位女性:母亲、祖母、妻子

搜索更多关于: 项脊轩志 微课教案 的文档
项脊轩志 微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mnf6uarm0wacw0ffr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