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3-5 复习
1.(2016·江苏高考)(1)贝克勒尔在 120 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 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
12A. 621C.
C
14→731+
N0?1+42→
e
10+
235B. 92U10+
n139→53I95+39Yn10+2
n
HHHen
42D.
He2713+
Al30
15→
P
10+
,用该频
(2)已知光速为 c,普朗克常数为 h,则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为
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 变量的大
小为 。
(3)几种金属的逸出功 W0 见下表:
金属 钨 钙 钠 钾 铷 W0(10-19 J) 7.26 5.12 3.66 3.60 3.41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 -7-7 -34 该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 4.0×10~7.6×10m,普朗克常数 h=6.63×10J·s。
2.(2017·江苏高考)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 确的有
。
42
A.He核的结合能约为 14 MeV B42He核比3Li核更稳定 621C.两个
H42核结合成
He核时释放能量
D.
23592U89Kr 核中的大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36
1(2)质 子 (1)和 α 粒 子 ()被 加 速 到 相 同 动 能 时 ,质 子 的 动 量 (选 填 “大于 ”“小 于 ”或 “等 于 ”)α 粒 子 的 动 量 ,质 子 和 α 粒 子 的 德 布 罗 意 波 波 长 之 比 为 。 (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 1 m/s。 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 1 m/s 和 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H42He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玻尔原子
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 证实了他的猜想
止的34 Se 发生双β衰变时,将释放出两个电子和两个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
荷数都为零),同时转变成一个新核 X,则 X 核的中子数为 释放的核能是 E,真空中的光速为 c,则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
;若衰变过程
。
(2)在实验室内较精准地测量到的双β衰变事例是在 1987 年公布的,在进行了 7 82960 小时的实验中,以 68%的置信度认出Se 发生的 36 个双β衰变事例,已知静 34
82(3)质量为 m 的小球 A 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 v0 与质量为 2m 的静止小球 B 发生 1
正碰后以 v0 的速率反弹,试通过计算判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碰撞。
3
4.(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
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235U 是核电站常用的核 (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92
2351448992UBaKr
燃料。 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56和36两部分,并产生 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 (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
积。
-27 (3)取质子的质量 mp=1.672 6×10-27 kg,中子的质量 mn=1.674 9×10kg,α 子的质量 m =α6.646 7×10
-278 kg,光速 c=3.0×10 m/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计
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1)钍
23490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
23491Pa
,同时伴随有γ射
线产生,其方程为 ( )
23490Th→23491Pa
+x,钍的半衰期为 24 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为质子
B.x 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γ射线是镤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放出的 D.1 g 钍23490 Th 经过 120 天后还剩 0.2 g 钍
(2)某金属的截止极限频率恰好等于氢原子量子数 n=4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所 发出光的频率。氢原子辐射光子后能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现 用氢原子由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则逸出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是 (已知氢原子 n=1、2、4 能级的能量值分别为 E1、E2、E4)。 (3)如所示,A 和 B 两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1、m2,A 车上有 一质量为 m0 的人,以速度 v0 向右跳上 B 车,并与 B 车相对静止。求:
①人跳离 A 车后,A 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人跳上 B 车后,A、B 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
6.(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C.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