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600 D. 相交1200 15.
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 A )使符合水准气泡
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螺旋 D.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16.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D )。
A. 看清近处目标 B.看清远处目标 C.消除视差 D. 看清十字丝 17.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让眼睛休息一下 18.
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D )。
A. 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轴 B.使视准轴水平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D.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19. 水准测量中为了有效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应注意( B )。
A.读数不能错 B.前后视距相等 C.计算不能错 D.气泡要居中 20.
等外(普通)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一般规定为:( A )mm(L为公里
数,n为测站数)。
A.±12n B.±40n C.±12L D.±40L
1.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前视读数b=1.428m,则( )。 A.hAB??0.304m; B. 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D.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前视点高程为202.320; E. 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2.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A 高差大小; B测站数; C水准路线长度; D 水准点间的距离; E 往返测站数总和
3.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
A 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B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C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 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 E 估读数差 4. 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误差有( )。
A 视差未消除; B水准尺未竖直; C 估读毫米数不准;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E 阳光照射和风力太大
四.简答题
1用水准仪测定A、B两点间高差,已知A点高程为HA=12.658m,A尺上读数为1526mm,
B尺上读数为1182mm,求A、B两点间高差hAB为多少?B点高程HB为多少?绘图说明。 hAB=+0.344m,hB=13.002m
2.何谓水准管轴?何谓圆水准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水准管上两相邻分划线间的圆弧(2㎜)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3.何谓视准轴?视准轴与视线有何关系?
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4.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
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5.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消除或减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加快观测速度。
6.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便于传递高程,为了正确地传递高程,使立尺点稳固准确,水准点(已知高程点)不能放臵尺垫。
7.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
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视准轴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轴L'L',仪器竖轴VV。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1) 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L'∥VV);2) 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3)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CC)。 8.水准测量中,怎样进行记录计算校核和外业成果校核?
测站记录计算校核:?a-?b=?h,外业成果校核:构成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fh,当fh满足规定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即fh?fh容)时,认为外业观测成果合格,否则应查明原因返工重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18.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
水准路线中高差观测值与高差理论值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按照与测段长度或者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到各测段观测高差中。 19.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首先按照左手拇指法则,双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旋转任意两个脚螺旋,使气泡运动到圆水准器中心一第三个脚螺旋的连线或者延长线上,如图(a)所示。第二步,单独调节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20.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或消除?
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不完善的误差、对光误差、水准尺误差。消除方法:前后视距相等,仪器严格检验,正确使用。
2、观测误差:整平误差、照准误差、估读误差、扶尺不直误差。消除方法:使用高倍望远镜,认真操作。
3、外界条件的影响:仪器下沉的误差、水准尺下沉的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消除方法:前后视距相等,使用尺垫。
22.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标尺上读数,进而测出地面上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高差和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其它点的高程。 由图中可知: hAB=a-b ,HB = HA + hAB a A b B hAB HB HA
24.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1)水准仪的安臵,在测站上安臵水准仪,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2)瞄准,使用望远镜瞄准后视水准尺,注意消除视差;
3)精确整平,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两端气泡影像重合; 4) 读数,用十字丝横丝为准在水准尺上读数,估读到毫米; 5)瞄准前视水准尺,重复2)3)4)步,读出前视水准尺读数。 6)计算高差。h?a?b
五、计算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