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陆怀中
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11期
摘 要:目前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不佳。历史教师应当紧跟教改的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内容,历史教师可以采取设问引导、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等教学策略,革新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包括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完历史课程之后不仅能够得到历史知识的积累,也能够拥有较高的历史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设置疑问等教学策略,主动引导学生从时空等角度分析理解历史事件。同时,历史教师还需要引入丰富的史料,启发学生历史思维,并利用这些史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通过连续设问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历史课堂主要的教学内容便是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教材中的历史资料,为了保证史料的“纯洁性”,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多数都不包含情绪色彩,因此学生较难理解其中蕴藏的價值观念。所以,教师需要发展学生挖掘历史事件中深藏的价值观念的能力。而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掌握了唯物史观,学生便可以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进而以全面、客观的角度认知历史。历史教师可以应用连续设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进而了解历史的全貌,得到挖掘价值观念能力的成长以及唯物史观的发展。以“中国科举制度”为例,教材内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系统地讲解“科举制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走神。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采取连续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唯物史观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先问:“同学们喜欢考试吗?”学生的回答自然五花八门,但总体而言是不喜欢的。教师再问:“但是古代读书人却很喜欢考试,甚至为了考试跋山涉水几个月,为什么呢?”学生在这个问题引导下会快速说出古代考生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人生。之后,教师再从不同时代朝廷的角度对学生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得到答案。
二、应用时间轴教学法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一般有两个角度,一个是时间的角度,另一个是空间的角度。所谓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分析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历史事件。而人类的历史是悠久的,人类的活动范围遍布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历史事件也是繁杂的。因此,学生往往难以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