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2)焙烧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焙烧炉中可用Na2CO3代替NaCl与富钒炉渣焙烧制得偏钒酸钠。用Na2CO3代替NaCl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34g固体偏钒酸铵在煅烧过程中,固体的质值(△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分解过程中_________。(NH4VO3相对分子质量为117)
a.先分解失去NH3,再分解失去H2O b.先分解失去H2O,再分解失去NH3 c.同时失去H2O和NH3 d.同时失去H2、N2和H2O
(4)为测定该产品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准确称取产品V2O5 2.0 g,加入足量稀硫酸使其完全生成(VO2)2SO4并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用0.1000 mol· L-1的H2C2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液10.00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2++ H2C2O4+2H+==2VO2++2CO2↑+2H2O。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
(5)V2O5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VO+。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V2O5、KMnO4分别与浓盐酸反应制取等量的Cl2时,消耗V2O5、K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8.(14分)CO2和CH4是两种温室气体,研究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 mol-1、-285.8 kJ· mol-1和-283.0 kJ·mol-1。
则CH4?g??CO2?g??2CO?g??2H2?g? △H=_________kJ·mol-1
(2)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量减少
9
2NH3?g??CO2?g??CO?NH2?2?s??H2O?g? △H=-86.98 kJ·mol-1
反应中影响CO2平衡转化率的因素很多,右图为某特定条件下,不同水碳比[n(H2O/n(CO2)]和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曲线。
①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生产中除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190℃后,CO2平衡转化率出现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向1.0 L密闭容器中通入0.2 mol NH3(g)和0.1 mol CO2(g),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则
2NH3?g??CO2?g??CO?NH2?2?s??2H2O?g?,反应时间与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如下
表:
用起始压强
和总压强计算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0~80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
(4)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极易水解成碳酸铵,在酸性条件水解更彻底。将氨基甲酸铵粉末逐渐加入到1 L 0.1 mol·L-1的盐酸中直到pH=7(室温下,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共用去0.052 mol氨基甲酸铵,溶液中几乎不含碳元素。此时溶液中c(NH4+)=__________,NH4+水解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29.(9分)雌激素是雌性动物体内分泌较多的一种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对免疫系统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女性体内雌激素主要是由__________合成分泌的。进入青春期后雌激素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是因为雌激素的分泌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调节机制。
(2)胸腺能够分泌__________,该激素能诱导已迁移至此的__________分化为T细胞。 (3)切除正常雌性小鼠的性腺,一段时间后胸腺增生(细胞数目增多),进而持续注射一定量的雌激素可使已增生的胸腺逐渐萎缩,甚至明显小于对照组。此实验表明:雌激素对胸腺细胞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等,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0.(10分)科研人员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利用苹果树、梨树幼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得到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右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0.4mmol光子/m2·s时,光反应中________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0.7mmol光子/m2·s,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为0.5mmol光子/m2·s时,苹果的CO2固定速率比梨高____?mol/m2·s。 (4)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果树下套种适当的农作物,使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这样做的意义是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分)近几年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水稻田中养殖河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增产、增收模式。右图是某稻田中养殖河蟹后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插秧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80株左右,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________,以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2)若养殖河蟹后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的原捕食关系没有改变,则稻田中新增加食物链_________条;河蟹与稻螟、
稻飞虱形成了_________关系。稻螟和稻飞虱的蛾虫被蛛网粘住时挣扎,蛛网的震动频率属于_________信息。
(3)河蟹在稻田中主要吞食稻田杂草幼嫩茎叶和稻杆基底叶,同时捕食稻螟和稻飞虱的虫蛹。试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蟹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基因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种子表现有色,其余都为无色。现用一种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种无色种子植株杂交,结果如右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
(1)根据①、②两组杂交结果推断,该有色种子植株
基因型为________。综合考虑三组杂交结果,可判断该有色种子植株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在右图中标注出来。
(2)如果①、②、③组产生的F1数目相等,且将三组F1混合,则有色种子与无色种子比例是__________,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黑点表示染色体种。_________上基因的位点
(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子代无色种子中纯合子占_________,这些无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自交,其中某植株果穗上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此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 任选
11
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 (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气体越压缩越困难,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C.干湿泡湿度计是利用了湿泡因蒸发吸热温度低于干泡的原理制成的 D.一定温度下,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大气压强有关
(2)(10分)如图所示,上端有卡口的绝热气缸开口向上放置,气缸内用两个轻活塞M、N封闭两部分气体A、B,活塞M绝热,活塞N导热良好,活塞与缸壁无摩擦.气缸的总容积为V0,开始时A、B气体体积均为环境温度均为300K.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A.求:
①当活塞N恰好到达气缸顶部时,A气体的温度; ②当A气体的温度升高到900K时,A气体的体积.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自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刚好开始运动,在t1?0.3s时刻,质点P在0时刻后首次位于波峰,Q点的坐标是(-3,0),由此可知该波振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_________方向;在t=_______时刻,质点Q首次位于波谷.
(2)(10分)如图所示:一蓄液池深为3 m,池边有竖直墙壁,在墙壁上距液面上方2m处有高为1m的窗口,窗口下方的池底有垂直墙的发光带,O点到墙的距离为V0,气体A、B和外界33m,2距窗口上边沿0.5m.已知池中液体的折射率为3.求人眼在O点通过窗口能看到的池底发光带的长度.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不变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射线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该原子核越稳定
(2)(10分)两相同平板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质量均为2kg,车长0.3m,A车左端放一小铁块C,质量为1kg,铁块与小车表面的摩擦因数均为0.4,开始A、C一起以v0=4m/s滑向静止的B车,A、B碰撞后粘在一起,求: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