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事件的条件不包括
A.地势低凹 B.逆温 C.空气潮湿 D.气温高 E.空气中S02污染严重 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准实质上等同于标准 B.基准有法律效力,标准无法律效力 C.基准和标准都有法律效力 D.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E.基准是标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标准是基准的科学依据 24.有关O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属于二次污染物 B.易进人呼吸道深部 C.来自汽车尾气 D.可引起哮喘发作 E.儿童对O3敏感 25.下列是制定大气质量标准的主要方法,除了
A.健质危险度评价法 B.大气自净作用的测定 C.流行病学方法 D.毒理学方法 E.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嗅觉阈和刺激阈测定 26.我国制定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 B.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反应 C.对人体无间接危害 D.选用最敏感指标 E.对大气的自净作用无影响 2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每个污染物的标准分为三级。二级标准不适用于: A.风景游览区 B.居民区 C.农村地区 D.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E.文化区 28.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何种指标来规定PM10的标准
A.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和月平均浓度限值 C.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 D.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 E.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季平均浓度限值 29.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除了下列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
A.捕捉烟波采样 B.烟波下方采样 C.棋盘式布点 D.四周布点 E.扇形布点 30.有关一次最大浓度的采样,错误的是
A.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 B.在污染源的下风侧采样 C.当风向改变时停止采样 D.采样时间最短也要30分钟 E.在气象条件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采样 31.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内暴露指标的是
A.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B.尿氟 C.尿羟脯氨酸 D.血NO血红素 E.血铅 3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几种污染物制定了限值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0种 33.下面关于细颗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颗粒物易沉积于肺泡中 B.细颗粒物又称为漂尘 C.细颗粒物的某些较细组分甚至可穿透肺泡进人血液 D.细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2.5um E.细颗粒物易于吸附各种重金属元素
34.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规定,二级标准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A.0.05mg/m B.0.10mg/ m35.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是
3
3
C.0.15mg/ m D.0.20mg/ m E.0.30mg/ m
333
A.CO2 B.CO C.O3 D.S02 E.PAH 36.下面哪项不是酸雨的有害作用
A.使皮肤癌的发生率增加 B.破坏农田和植被的化学组成 C.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 D.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 E.增加输水管材中金属化合物的溶出 37.大气中的NOx主要指
A.N2O和NO B.N02和NO C.NO和N2O3 D.N2O5和NO2 E.NO3和N2O 38.下列哪种气体不能引起温室效应
A.CO B.CO2 C.CH4 D.N2O E.含氯氟烃 39.下列物质都可破坏臭氧层,除了
A.CC14 B.CFCs C.N2O D.CO2 E.哈龙类物质 40.烟囱的有效高度是指
A.烟囱本身的高度 B.烟囱本身的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C.烟气抬升高度 D.烟囱本身的高度的平方 E.烟囱的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 41.下列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A.气温高 B.天气晴朗 C.紫外线强烈 D.风速小 E.阴雨 42.大气颗粒物是指
A.固体颗粒 B.液体颗粒 C.尘埃细粒 D.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 E.固体颗粒和尘埃细粒 43.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A.O3 B.过氧苯酰硝酸酯 C.甲醛 D.CO E.过氧乙酰硝酸酯 44.下面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部位是上呼吸道 B.与可吸人颗粒物共存,其毒性大大增强 C.可以增强BaP的致癌作用 D.哮喘患者对S02更为敏感 E.主要来源于硫酸厂 45.下面哪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
A.呼吸道炎症 B.微量元素缺乏 C.变态反应性疾病 D.机体免疫力下降 E.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 46.有关NO2的健康危害,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 B.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小 C.毒性比NO高 D.哮喘患者对NO2较敏感 E.与O3有协同作用 47.光化学烟雾中最多的成分是
A.PANs B.Nox C.O3 D.HCs E.醛类 48.关于大气卫生防护的规划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 B.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 C.工业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D.城市绿化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E.避免在山谷内建立有废气排放的工厂 49.下列哪种不是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A.捕集 B.催化 C.燃烧 D.冷凝 E.吸附
50.有关逆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γ>0,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B.γ<0,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γ>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D.γ<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E.γ>γd,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二、名词解释
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3.二次污染4.光化学烟雾5.有效排出高度6.逆温7. COPD8.温室效应9.酸雨10.基准
三、问 答 题 1.简述大气对流层的特点。 2.大气污染一般可分为几类?
3.按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可分为几类? 4.举例说明二次污染物的概念。 5.简述风向频率图的概念和用途。
6.试比较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异同。 7.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 8.简述SO2对健康的主要影响。 9.简述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10.试比较基准与标准的差异:
11.我国制订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12.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各级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第四章 水体卫生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2.地表水按水源特征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六类,及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级。 4.水的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也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水资源2.硬度3.暂时硬度4.永久硬度5.浑浊度 6.化学耗氧量(COD)7.生化需氧量(BOD)8.总需氧量(TOD)9.水体自净10.生物富集作用11.水体富营养化现象12.中水回用
三、选择题
1.水永久硬度指:( )
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 B.钙、镁的重碳酸盐 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 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 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 2.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 )
A.空气氧分压 B.水温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3.同一生物体在不同阶段富集系数增加的过程是:( )
A.生物蓄积作用 B.生物浓缩作用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近海富营养化表现为:( )
A.赤潮 B.水华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水质细菌学检验的常用指标是:( )
A.细菌总群 B.总大肠菌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6.地面水氧化物含量突然增时,表明其受:( )
A.生活污水污染 B.农田径流污染 C.工业废水污染 D.人、畜粪便污染 E.含氮有机物污染 7.地面水环境指数常用评价标准是:( )
A.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B.选用参数的最高容许浓度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E.送院污水排放标准 8.有机物(卤代烃等)在水环境中最重要的化学转化反应是:( ) A.水解反应 B.络合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 E.还原反应 9.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 )
A.有机氮 B.蛋白氮 C.氨氮 D.亚硝酸盐 E.硝酸盐氮 10.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