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仿真卷地理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3:28: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4月月考仿真卷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密封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造成了巨大危害。下图为八步沙灌丛沙堆林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装订不

1.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地貌,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只2.灌丛沙堆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下渗减弱 C.地下径流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 D.蒸腾作用加强

卷3.随着灌丛沙堆数量增加,当地( ) A.大气降水增加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答案】 1.D

- 1 -

此B.风力作用加强 D.沙漠面积扩大

2.D 3.C 【解析】

本题可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植被的作用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1.本题可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由材料可知,该地貌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化作用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进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力搬运形成沙丘移动;灌丛沙堆主要与风力沉积作用有关。D正确,A,B,C错误。

2.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灌丛沙堆可以涵养水源。植被的增加,蒸腾作用加强,下渗加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A,B,C错误,D正确。

3.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随着灌丛沙堆数量的增加,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力作用减弱,沙漠面积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A,B,D错误,C正确。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地处“流溪河”和“沙坑涌”两河的夹角冲积平原。周边临近广州环城高速、国道,离白云机场5km,距离中心城区18km,是城郊型村庄。该村原为董、徐两族聚族而居,后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村内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多元化发展,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下图为北村的空间布局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北村在阶段一,农村聚落形态为( ) A.团块状 C.组团状

B.同心圆模式 D.扇形模式

- 2 -

5.北村内部空间结构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增长 C.地租水平

B.交通

D.距离市中心远近

6.北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表明 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化 C.村内功能分区分化 【答案】 4.A 5.B 6.C 【解析】

4.北村在冲积平原,地势比较平坦。阶段一,处在村镇发展初期,农村聚落形态为团块状。 故选A。

5.结合材料中的描述,随着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城市间人口流动加大,且城市内功能分区更加多元化。同时阶段一到阶段二开始出现外围的工业区和城市内部的现代居住区,因此可加影响因素是交通。故选B。

6.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读北村的空间布局演变图可以看出,北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表明村内功能区分化。故选C。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而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董、徐两姓居民聚居程度提高( ) D.村内生态环境优化

- 3 -

7.我国依靠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8.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能量集中,发电效率高

9.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不包括( ) A.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B.河水含沙量较大

C.海水盐度不够大 D.地势起伏较小 【答案】 7.C 8.A 9.D 【解析】

7.从文字信息中可知,利用渗透能发电即需要高盐度的水体,还需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盐分浓度大,但由于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A、B、D选项不符合题意。盐城大盐湖地处江苏东部,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8.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A选项符合题意。风力、太阳能、渗透能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利用这些资源发电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选项不符合题意。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水体中进行,设备密封性能要求高,电站建造成本高,C选项不

- 4 -

湖北省名师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仿真卷地理试题(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fyjs9xv996c4rp7oypx5gf8x599ez00su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